首页> 中文学位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
【6h】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信息传递与流动性

1.2.2 信息质量与流动性风险

1.2.3 盈余信息与资产定价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有效市场假说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信号传递理论

2.1.4 会计盈余功用理论

2.2 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形成过程和经济后果

2.2.1 流动性的供给与需求

2.2.2 流动性不足或过剩

2.2.3 个股流动性风险

2.2.4 流动性风险溢价

2.3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理

2.3.1 盈余信息的传递过程

2.3.2 传导阶段: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

2.3.3 扩散阶段: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2.3.4 反馈阶段:盈余质量对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盈余质量与个股流动性

3.1.2 盈余质量与个股流动性风险

3.1.3 可操控和不可操控盈余质量与个股流动性风险

3.1.4 市场环境、盈余质量与个股流动性风险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1 样本选择

3.2.2 数据来源

3.3 变量定义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模型建立

3.4.1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影响的回归模型

3.4.2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回归模型

3.4.3 盈余质量不同组成部分对个股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回归模型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1.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1.2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4.2.1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2.2 控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影响的回归分析

4.3.2 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3.3 盈余质量不同组成部分对个股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3.4 市场环境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5章 进一步分析与检验

5.1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检验

5.1.1 流动性风险溢价检验的研究设计

5.1.2 流动性风险溢价检验的实证分析

5.2 盈余质量因子的风险定价

5.2.1 盈余质量因子风险定价的研究设计

5.2.2 盈余质量因子风险定价的实证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机制的日益完善、政府监管水平和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的逐渐提升,中国股市逐渐收敛于弱式有效。但与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股市的发展较为缓慢,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风险问题尤为突出,风险的存续、累积严重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信息引导着价格运行和资源配置,整个市场的活力和投资者的信心都依赖于信息的公开透明,而投资者最关注的信息是盈余信息。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通过信号传递作用影响交易者的行为决策,进而对股票的流动性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为维持股票市场稳定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寻找一个有效途径。 首先,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流动性的供求关系出发,分析了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形成过程和经济后果,并基于信息传递视角,分析了盈余信息在“传导-扩散-反馈”的过程中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理;其次,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盈余质量与个股流动性、个股流动性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提高个股的流动性水平,使其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内,从而有效降低因流动性水平不确定性变化而产生的个股流动性风险。此外,与可操控盈余质量相比,盈余质量的不可操控部分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大,且这一负向影响在市场恶化期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盈余质量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负向影响可以减小投资者因承担流动性风险而要求的流动性风险溢价,并作为一个风险定价因子解释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从增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高个股流动性水平、降低个股流动性风险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从信息传递视角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不同组成部分对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市场的相关研究,为投资者如何更好地甄别、使用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提供理论证据,为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提供证据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