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
【6h】

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水利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选择

第三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基础设施及其水利设施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属性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

三、基础设施的功能

第二节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一、水利设施的概念

二、水利设施的属性

三、水利设施的功能

第三节水利设施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水利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国外水利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理论

第一节对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有影响的主要制度理论

一、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的交易活动和交易成本

三、交易费用对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

四、产权多样性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第二节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供求制度

一、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

二、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制度

三、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

四、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原则

五、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价格

第四章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成就和问题

第一节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与成就

一、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沿革

二、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和未来的前景

第二节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设施规划疏漏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缺口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创新不足

四、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较混

五、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亟需提高

第三节形成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不合理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财政体制不合理

三、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不合理

第四节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问题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及生态问题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与成本承担对称问题

第五节江西省萍乡市水利基础设施发展

一、萍乡市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国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借鉴

第一节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安排与水价的管理

二、美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度创新措施

第二节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加拿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特点

二、加拿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欧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中定位清晰

二、欧洲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措施

第四节日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

一、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

二、日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国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发展的目的决定着改革方式

二、国家的基础制度决定着政府对资本的要求

三、基本国体决定着民营资本进入方式

第六章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的界定与政策原则

一、界定

二、政策原则

第二节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解

一、坚持水利基础设施的国有

二、经营权非国有化改革深化

第三节市场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制度创新

一、产权清晰市场的有效竞争

二、业务分解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节重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一、“政企分开”政府层面的改革

二、“政企分开”企业层面的改革

第五节非国有经济进入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制度安排

一、改变国债投资的运作方式

二、完善资本市场和项目市场创新融资模式

第七章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

一、国内目前研究和实施中的薄弱环节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法律及规划的完善决定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二、找到供需平衡点才能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

三、水利设施建设依然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制度创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因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村水利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农村水利法规制度、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够完善,规划建设体系不健全、供需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关融资制度和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投资收益问题等也都不容忽视。 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制度方面的创新,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在改变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福利损失严重的现状,只有打破水利基础设施规模的瓶颈,改变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弥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充分发挥农村水利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才能打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本论文研究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为改善和评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进一步对建设好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的运用和投融资模式选择能够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由于水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党中央在2011年专门发了一个1号文件,提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水利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来认识。 可以说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党和国家都要把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将在10年内投入4万亿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作极为重要,但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光有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解决一些制度、体制和机制中的设计问题方可大大提高国家的投资效率,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研究。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等理论方法,将政府供给水利基础设施的活动归入交易活动,把市场供给和公共产品社团供给归入平等人之间的交易活动,这些交易活动都会产生交易费用,通过分析三个供给主体的供给链条和比较供给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的大小,为供给主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根据基础设施产业的制度性沉没成本的大小界定水利基础设施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不同的垄断和交叉补贴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制度安排,为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问题提供政策性建议。 第三,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中,公有产权、私有产权和社团产权各有其有效率和无效率的地方。一般性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选择逻辑是:基础设施中的国有企业具有垄断性质,产权私有化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处理的原则应该是“两个凡是”。即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是:凡是产权关系清晰的都可以由企业投资,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或者产权界定成本太高的领域都由政府投资。 第四,在对供给制度中的相关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将政府与企业关系重构嵌入产权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并将引入竞争机制分解业务,从宏观层面政府职能的调整和微观层面政府规制能力的强化里研究政府层面的改革,探讨将非国有经济纳入到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的相关制度安排中并配合以相关的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和梳理,主要从水利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阐述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从基础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入于,分析基础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一般理论,分别从水利基础设施对国内和国外经济发展贡献两个方面,研究水利设施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三部分阐述对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有影响的主要制度理论,包括制度和制度变迁、交易成本、交易费用以及产权等,并分别从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主体、供给原则和价格几个方面分析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供求制度;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阶段和现状,认为水利设施规划、建设的资金来源缺口、融资制度创新不足、管理及建设质量等是目前水利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不合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体制和供给决策体制不合理是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环保及生态问题、收益与成本承担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导致其发展受限的主要因素。同时,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分析本区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概况、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对策等,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所面临的具体矛盾。 第五部分则以国外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为例,总结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及其制度创新的经验和规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每个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目的决定了其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各国不同的国情或同一个国家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对政府资本的需求,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和自由放任型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第六部分提出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的建议,在对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制度创新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产权制度改革、在市场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重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非国有经济引入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提供了制度创新的相关建议。 第七部分对论文的内容、创新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和论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制度创新有关的未来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