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6h】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中国—东盟地区知识产权争端问题的特殊性

第一节东盟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特点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状况

第三节建立后TRIPS时代FTA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第二章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可选择路径分析

第一节争端解决机制之于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节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评析

一、DSU的制度设计

二、知识产权争端在WTO框架下解决的特殊之处

三、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适用DSB的问题

第四节ICSID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评析

一、ICSID的制度设计

二、知识产权争端在ICSID框架下解决的问题和缺陷

三、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争端适用ICSID的优点

第五节CAFTA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成模式特点

第三章CAFTA框架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法律文件分析及完善建议

第一节《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适用争端范围

二、磋商程序

三、调解或调停程序

四、仲裁庭程序

第二节《争端解决机制协议》适用于知识产权争端的完善建议及辨析

一、是否应当将协议可适用主体的范围扩张至投资者?

二、适用上可选择性的规定是否需要改变?

三、是否应当将非违反之诉纳入调整范围?

四、是否需要设立一个常设仲裁庭?

五、是否需要增设一个类似于TRIPS理事会的机构?

第三节“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CAFTA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经过随后各国多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全面建成。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东盟成员国也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贸易伙伴。知识产权作为现今经贸国际法领域中的一项标配,已成为国家间角逐的重要方面,而其地域性的特征及法律制度的相对滞后又导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发生问题,从而引起知识产权的争端。中国目前经常面临知识产权在东盟地区被侵犯而得不到当地国内法救济的情形。 中国—东盟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也是本文所提出问题的特殊背景和立足点所在。首先,东盟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东盟内部知识产权一体化的进程一直在持续推进。再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非常迅猛,知识产权争端也随之更多涌现。最后,在后TRIPS时代,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通过TRIPS—Plus条款持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应对,参与到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一个很好体制基础。 目前解决中国—东盟区域知识产权争端主要有三种途径:WTO争端解决机制,ICSID争端解决机制和CAFTA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前两种机制较为成熟,但也有对中国—东盟地区国家适用上存在的问题。通过TRIPS协定的引致条款,知识产权争端可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价值观念上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WTO中知识产权案件的参与极不平衡。因为大多多边和双边投资协定都会将知识产权纳入投资包含的范围内,ICSID也成为知识产权争端的一个重要解决途径。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华盛顿条约》的缔约方,对于投资者和东道国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可选择ICSID争端解决机制,但是由于中国对条约作出的保留,该机制不得适用于中国政府作为争端一方的知识产权争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建立于《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之上,而该协定也并非专门的处理知识产权争端问题的协定,该争端解决机制无论是从法规本身还是实践上来看都不完善。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言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新的历史时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将大有裨益。如何选择有效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路径需要各方面理性的审视,而在CAFTA框架下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制度会是放眼未来的战略选择。

著录项

  • 作者

    祝非凡;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国际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冯洁菡;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知识产权; 争端解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