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的海洋经济特征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的海洋经济特征分析及可视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背景

1.1.2国内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1.3.1相关概念

1.3.2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1.4.1研究区域

1.4.2研究内容

1.4.3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地图可视化基本理论

2.2数据挖掘相关理论

2.3本文研究方法的确定

2.3.1专题地图可视化表达技术

2.3.2综合指数法

2.3.3聚类分析

2.3.4相关分析

2.3.5回归分析

2.3.6涉及的概念和模型

2.4技术路线

第三章海洋发展水平评价

3.1海洋资源禀赋

3.1.1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1.2海洋资源丰裕度评价

3.2海洋产业结构

3.2.1地区三次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2.2地区主要部门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2.3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评价

3.3海洋科技水平

3.3.1地区海洋科技水平现状

3.3.2地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4水环境污染水平

3.4.1地区水环境污染现状

3.4.2地区水环境综合污染量化水平评价

3.5本章小节

第四章海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4.1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演变特征

4.1.1中国海洋经济产值增长明显、增速趋缓

4.1.2海洋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缩小、差距仍悬殊

4.2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演变特征

4.2.1海洋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4.2.2主要海洋产业空间集聚变化显著

4.3海洋经济及三次产业空间重心演变分析

4.4本章小节

第五章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多角度分析

5.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5.2海洋资源丰裕度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3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5.4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5.5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5.6四大因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主次性分析

5.7本章小结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十几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海洋经济总值在不断的增加。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最新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9%,海洋生产总值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9.4%。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但自然禀赋条件、政府干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不尽相同,地区间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海洋经济差异的扩大最终势必会造成落后地区有效供需的疲软,影响其海洋经济的正常发展而陷入恶性循环,那么在实现海洋强国的宏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最终难以实现。 能够及时认清我国海洋相关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及所处水平,深入透彻地分析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征,精准明确我国沿海地区之间存在的实际差异及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对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参考意义。以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数理统计、综合指数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结合地图可视化技术,从海洋发展水平现状、发展演变趋势特征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等3个角度出发,完成了对我国大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特征的深入挖掘和分析: (1)利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描述海洋产业结构的海洋产业合理化、高级化及多元化指数,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及水环境综合污染量化水平指数对地区海洋发展水平做出量化评价,通过专题地图可视化手段表达沿海地区在资源禀赋条件、产业结构及海洋科学技术、海洋教育水平及沿海地区水环境质量,明确省内构成情况及省际差异。 (2)从海洋经济总值、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及三次产业空间重心演变三个维度挖掘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特征。 (3)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多角度分析:本文选取海洋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海洋经济格局形成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讨论四大影响因素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4)最后为沿海省域的海洋经济发展实现均衡增长,本文从不同侧面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