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投资组合的视角
【6h】

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投资组合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创新点

1.4研究框架

2文献回顾

2.1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

2.1.1风险承担的驱动因素

2.1.2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

2.2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研究

2.2.1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

2.2.2机构投资者的短视效应

2.2.3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

2.2.4机构投资者的传导机制

2.3机构投资者与企业风险承担

3.1理论基础

3.1.1前景理论

3.1.2羊群效应

3.2研究假设

4研究设计及实证结果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变量定义

4.2.1被解释变量

4.2.2解释变量

4.2.3控制变量及部分调节变量

4.2.4模型设定

4.3实证分析

4.3.1描述性统计

4.3.2相关性分析

4.3.3单变量分析

4.3.4回归分析

4.4进一步分析

4.4.1.PSM倾向得分匹配配对样本检验

4.4.2.遗漏变量

4.4.3.工具变量回归

4.4.4子样本检验

4.5稳健性检验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启示

5.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针对我国经济转型期背景下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机构角色的二重性特征,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投资组合视角构建的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行业市场竞争、宏观经济周期以及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基于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特质以及信息成本与监督成本导致的羊群行为,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负相关;(2)市场竞争不激烈时,企业间的掠夺效应及经营不确定性较小,监督型基金的稳健策略与企业潜在的扩张性活动形成冲突,从而此时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更强;(3)宏观经济景气带来的增长预期刺激了基金对企业的投资以及企业的风险扩张倾向,此时具有风险规避特质的监督型基金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明显;(4)两权分离时,监督型基金对最终控制人风险性投资或“掏空”倾向的抑制更明显,即此时监督型基金与企业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更明显。本文还利用PSM、控制公司个体固定效应、新增控制变量、工具变量法以及Bootstrap自助法、无放回随机抽样和制造业样本等三种子样本检验方式考察内生性对结论的影响,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证明本文的结论相对稳健,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机构治理行为和短视行为的分析,并对监管层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与引导提供了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