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虎通义》声训研究
【6h】

《白虎通义》声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0.引言

0.1《白虎通义》简介

0.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白虎通义》声训略例

1.1“声训”界说

1.2释词方式之例

1.3表达方式之例

2.《白虎通义》声训对词语理据的分析

2.1从外形特征角度分析名物词的理据

2.2从性质特征角度分析名物词的理据

2.3从实用功能特征角度分析名物词的理据

2.4从社会功用特征角度分析名物词的理据

2.5从职能或职责角度分析指人名词的理据

2.6从结果的角度分析事物名称的理据

2.7从事物的产生条件分析事物名称的理据

2.8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分析事物名称的理据

3.《白虎通义》声训的文化透视

3.1从声训看宗法制度

3.2从声训看音乐文化

3.3从声训看古代教育

3.4从声训看婚丧文化

3.5从声训看政治文化

3.6从声训看思维特征

3.7从声训看阴阳五行认知模式

4.《白虎通义》声训与其前、后声训之比较

4.1与先秦时代声训之比较

4.2与《释名》声训之比较

4.3《白虎通义》声训的特点

5.《白虎通义》声训的价值与不足

5.1《白虎通义》声训的价值

5.2《白虎通义》声训的不足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白虎通义》声训字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白虎通义》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可把它视为一部训诂学著作.该书自始至终都主要采用声训的方法对群经涉及的名物词语进行训解阐释,不仅释其然,更重要的是释其所以然,即解释名物词语的得名之由,在训诂学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该文对《白虎通义》的声训材料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意在探求该书声训运用的成败得失及其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等等.正文内容主要分五部分:一、归纳概括出了《白虎通义》声训的条例,包括释义方式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二、探讨《白虎通义》声训分析、推求词语理据的角度与方式,认为该书声训主要是从八个角度分析和推求词语的理据.三、借助于《白虎通义》的声训材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了古代的音乐文化、宗法观念、教育制度、婚丧习俗等.四、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多个角度对《白虎通义》声训与先秦声训及《释名》声训进行了比较分析,显示出了《白虎通义》声训在古代声训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作用.五、对《白虎通义》声训的学术价值和不足之处作出了简要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