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研究
【6h】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古诗十九首》与汉末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第一节 独处他乡的孤独感

第二节 追求功名的失落感

第三节 忧虑人生无常的生命意识

第二章《古诗十九首》“思妇”形象的独特意蕴

第一节 思妇形象的产生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的思妇形象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思妇形象的独特性

第三章《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第一节“婉而成章”的抒情结构

第二节“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直而不野”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评价。由于《古诗十九首》显著的地位和影响,使它已经从《文选》学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研究对象。本文从《古诗十九首》的文本出发,着重探讨其艺术特色。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文章的第一章分析《古诗十九首》情感特征,并从社会、时代、文化心理三个方面探寻其情感形成原因。士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价值观,其实也就是士人的文学价值观。《古诗十九首》正是汉末文人心理结构变化的体现,笔者认为:《古诗十九首》体现了独处他乡的孤独感,追求功名的失落感以及忧虑人生无常的生命意识。文章的第二章把《古诗十九首》的思妇形象作为一个抒情载体而进行深入的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主要分为两大类:游子诗与思妇诗。作为游子之辞,多是游子坦陈心事、表白心迹的独白,它们真挚自然地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流落他乡的辛酸,而其中的思妇诗其实也是出于游子的虚拟。笔者首先从社会和文学传统本身来挖掘思妇形象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三种情感;最后,把《古诗十九首》的思妇形象与《诗经》、汉乐府、魏晋南北朝的思妇形象做纵向对比分析。文章的第三章,分别从结构、虚实手法、语言艺术三方面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抒情艺术分析。认为其抒情结构表现为直线式、跳跃式和回环式。其诗篇以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虚与实有机的统一在诗中,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想象,使诗歌具有艺术魅力。其语言更是体现出了“直而不野”的艺术特色,即《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虽然直白、自然,但它绝不是粗俗,它毕竟是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同于民歌,在语言运用上表现出很强的技巧性,体现在它充分展示了五言诗的魅力,以及语言的形象美、凝练美、音乐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