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藻细菌和溶藻粘细菌的分离及溶藻效果研究
【6h】

溶藻细菌和溶藻粘细菌的分离及溶藻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蓝藻水华的成因与危害

2目前水华治理的主要方法简介

2.1物理方法

2.2化学方法

2.3生物学方法

3溶藻细菌治理水华的研究

3.1溶藻细菌研究概况

3.2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及机理

3.3溶藻细菌的一般分离方法

3.4溶藻细菌的研究趋势

4粘细菌溶藻

4.1粘细菌生态学特征

4.2粘细菌形态学特征

4.3粘细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5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5.1从水体中筛选高效稳定的溶藻细菌

5.2溶藻粘细菌的筛选及溶藻效果的初步研究

第二章溶藻细菌的分离及溶藻效果研究

1材料

1.1藻种来源及培养条件

1.2水样的采集

1.3培养基

1.4试剂

1.5主要仪器

2方法

2.1溶藻细菌的分离

2.2溶藻细菌的稳定性实验

2.3溶藻细菌的菌株形态

2.4溶藻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5溶藻效果

2.6细菌培养基的选择

2.7菌株M4的16SrDNA序列分析

3结果

3.1分离到的溶藻细菌

3.2溶藻细菌的稳定性实验

3.3溶藻细菌的细胞及菌落形态

3.4溶藻细菌M4的生长曲线

3.5锥形瓶溶藻实验

3.6细菌培养基的选择

3.7菌株M4的16SrDNA序列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溶藻粘细菌的分离及溶藻效果研究

1材料

1.1藻种来源及培养条件

1.2土样的采集

1.3培养基

1.4试剂

1.5实验用仪器

2方法

2.1土壤中粘细菌的分离纯化

2.2纯度检测

2.3溶藻实验

2.4粘细菌的溶藻范围实验

2.5保存

3结果

3.1分离得到的粘细菌

3.2粘细菌MY1的纯度检验

3.3溶藻实验

3.4粘细菌MY1的溶藻范围

4讨论

图版:彩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富营养化导致的有害藻类水华的爆发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灾害,蓝藻水华的形成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也给水产养殖业、供水及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其中铜绿微囊藻水华的危害最为严重。溶藻细菌作为水华生物防治的可能途径,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 本实验从武汉发生过“水华”的湖泊——东湖狂欢岛、二渔场和关桥等采样点采集水样,进行溶藻细菌的分离,分离出二十多株溶藻细菌,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经过连续传代培养后,从中筛选出了一株高效稳定的溶藻细菌,命名为M4,并对菌株M4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明显抑藻的阈浓度为3.8×10<'5>CFU/mL,这在已知的溶(抑)藻菌中是较低的。 本实验还从武汉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分离粘细菌,从中筛选出一株溶藻粘细菌MY1,其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7820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野生铜绿微囊藻、铜绿微囊藻7806、铜绿微囊藻DS、织线藻也有一定的溶藻效果。溶藻粘细菌MY1在固体培养基上溶藻较彻底,优于在液体条件下的溶藻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