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9-羟基-芴-9-羧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6h】

9-羟基-芴-9-羧酸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立题思想

§1.1.9—羟基—芴—9—羧酸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

§1.2 9—羟基—芴—9—羧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1.2.1 9—羟基—芴—9—羧酸的单核配合物

1.2.2 9—羟基—芴—9—羧酸的双核配合物

1.2.3 9—羟基—芴—9—羧酸的链状配合物

1.2.4 9—羟基—芴—9—羧酸的超分子化合物

§1.3立题思想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9—羟基—芴—9—羧酸酰肼(L1)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1合成路线

2.1.1 9—羟基—芴—9—羧酸酰肼(L1)配体的合成路线

2.1.2配体L1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2.2实验药品和仪器

2.2.1实验药品

2.2.2实验仪器

§2.3表征方法

2.3.1元素分析

2.3.2摩尔电导率

2.3.3红外光谱

2.3.4紫外光谱

2.3.5核磁共振

§2.4原料及配体的合成

2.4.1 9—羟基—芴—9—羧酸的合成

2.4.2 9—羟基—芴—9—羧酸酯的合成

2.4.3 9—羟基—芴—9—羧酸酰肼(L1)配体的合成

§2.5配合物的合成

§2.6结果分析

2.6.1化合物的合成

2.6.2元素及摩尔电导分析

2.6.3红外光谱分析

2.6.4紫外光谱分析

2.6.5核磁共振谱分析

§2.7 9—羟基—芴—9—羧酸乙酯的晶体结构

§2.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L2)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3.1合成路线

3.1.1 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L2)的合成路线

3.1.2配体L2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3.2实验药品和仪器

3.2.1实验药品

3.2.2实验仪器

§3.3表征方法

3.3.1元素分析

3.3.2摩尔电导率

3.3.3红外光谱

3.3.4紫外光谱

3.3.5核磁共振

§3.4原料及配体的合成

3.4.1 9—羟基—芴—9—羧酸的合成

3.4.2 9—羟基—芴—9—羧酸甲酯的合成

3.4.3 9—羟基—芴—9—羧酸酰肼的合成

3.4.4 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L2)配体的合成

§3.5配合物的合成

§3.6结果分析

3.6.1化合物的合成

3.6.2元素及摩尔电导分析

3.6.3红外光谱分析

3.6.4紫外光谱分析

3.6.5核磁共振谱分析

§3.7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3.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化合物抗菌活性的测试

§4.1实验原理

§4.2实验主要试剂与材料

4.2.1主要试剂

4.2.2主要材料

§4.3主要仪器

§4.4抗菌活性的测试

4.4.1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制备

4.4.2配体及配合物溶液的制备

4.4.3配体及配合物的抗菌性

§4.5实验结果及分析

§4.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结论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菲醌为原料合成了三类9-羟基-芴-羧酸的衍生物,它们分别是9-羟基-芴9-羧酸酯(甲酯,乙酯,正丙酯,异丙酯,正丁酯,仲丁酯,异丁酯,异戊酯),9-羟基-芴-9-羧酸酰肼(L1),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L2);然后以L1和L2为配体进一步合成了它们与Mn(Ⅱ)、Fe(Ⅲ)、Co(ID、Ni(Ⅱ)、Cu(Ⅱ)、Zn(Ⅱ)形成的共12种金属配合物,并培养获得了9-羟基-芴-9-羧酸乙酯和[Co(C<,16>H<,13>N<,2>O<,3>)<,2>]·2CH<,3>OH的单晶。 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率、IR、UV-Vis、<'1>HNMR、<'13>CNMR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结构。配体L1与金属离子按2:l或3:1形成稳定结构,配体L2与金属离子按2:1或3:l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对得到的9-羟基-芴-9-羧酸乙酯和[Co(C<,16>H<,13>N<,2>O<,3>)<,2>]·2CH<,3>OH分别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得到的有关结构参数如下: 9-羟基-芴9-羧酸乙酯,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1.2422(10)A,b=11.8831(10)A,c=11.9561(10)A,β=63.2250(1)°, V=1328.4(2)A<'3>,Z=4,Dc=1.271g.cm<'-3>,F(000)=536,μ(Mo-Kα)=O.09 mm<'-1>,R<,1>=0.0520,wR<,2>=0.1240。在每个不对称单元中两个独立的分子有不同的取向,在每个分子中,十三个碳原子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而羟基和乙氧羧基分别位于芴环平面的两边。 [Co(C<,16>H<,13>N<,2>O<,3>)<,2>]·2CH<,3>OH,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1379(71A,b=17.7809(10)A,c=14.7403(8)A,β=110.0580(10)°, V=3234。5(3)A<,3>,Z=4,Dc=1.408g.cm<,-3>,F(000)=1428,μ(Mo-Kα)=0.589mm<,-1>,R<,-1>=0.0424,wR<,2>=0.0981。配合物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中心Co(Ⅱ)离子、二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及二个甲醇分子构成。配合物中钴原子与其中一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的01、03和N1原子配位,与另一个N-乙酰-9-羟基-芴-9-羧酸酰肼的04、06和N3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用浓度稀释法测试了配体L1和L2及其12种配合物对四种菌类(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L1及其配合物对四种菌类均无抑制作用。配体L2和[Co(C<,16>H<,13>N<,2>O<,3>)<,2>]·2CH<,3>OH对四种菌类中枯草芽胞杆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u(C<,16>H<,13>N<,2>O<,3>)<,2>]·CH<,3>OH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