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h】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及阐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燃烧理论

(五)本文的谋篇布局、主要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二、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源解析

(一)社会风险源内涵分析

(二)社会风险源成因分析

(三)社会风险源特点分析

(四)社会风险源类型分析

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四、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

摘要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的过程,是最容易导致社会动荡的风险高发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的转型加速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大量不和谐与不安全因素在短时期内迅速累积,大大提高了中国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从“非典”到禽流感,从哈尔滨市水危机到湖南衡阳特大火灾,接连不断的突发事件频繁地考验着政府部门的风险应对能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 社会风险评估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社会风险整体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的活动,它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三个部分。其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社会风险评估的核心环节,对于社会风险管理具有不可或缺的预测、监控、防范与化解的功能。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准确衡量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的整体水平,动态反映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风险管理决策、实施风险管理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为视角,引入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源的内涵、成因、特点及类型,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以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阐释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界定和论析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涵义与研究状况,阐明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燃烧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剖析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源的内涵、成因及特点,揭示了现阶段影响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五大风险源:生态环境风险源、政治风险源、经济风险源、社会风险源和文化风险源,辨识这些风险源是构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三部分阐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提出了以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为内容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德尔斐法构建出由五类共22个指标组成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单项指标的科学涵义作了简要的阐释。 第四部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计算,以此确定每一单项指标相对于风险评估总目标的重要性程度。 第五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