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基于弗兰德斯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
【6h】

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基于弗兰德斯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1.背景

2.意义

3.目的

二、理论渊源

(一)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

1.课堂教学教师言语行为标准

2.教师角色行为对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的影响

(二)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分类的研究

1.贝拉克系统的分类

2.相关研究对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分类

(三)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研究

三、研究架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言语

2.行为

3.言语行为

4.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

(二)研究方法

1.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研究方法

2.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三)相关理论

1、语言学理论

2.教育学理论

3.定量课堂观察理论

四、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工具的选择

1.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类别

2.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分类标准

3.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的编码规则

4.FIA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方法

(二)所有样本整体统计结果及分析

1.所有样本言语行为类别统计结果及分析

2.方差分析及LSD分析法

(三)个案统计结果及分析

1.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个案原始记录表

2.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变量分析法

3.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矩阵分析法

五、反思与建议

(一)言语主体角度

1.言语过程:由线性重现到立体生成

2.言语方式:由单向传话到互动对话

3.言语心态:由垄断独裁到民主开放

4.言语目标:由简单描述到意义建构

(二)言语本体角度

1.启发性——由注入到激思

2.激励性——由批评到赏识

3.情感性——由冷淡到感动

4.幽默性——由庄重到诙谐

5.对话性——由独白到互动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由美国教育学家内德·弗兰德斯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由于它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为人们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至今仍是西方教育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理想工具,因此本研究基于此理论展开。 文章第一部分阐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对12节小学课程的统计和分析,揭示了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研究的意义和局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言语行为中,第1、2、3类言语行为普遍较少,但专家型教师这三类言语行为明显多于新手教师,高年级教师明显多于低年级教师,差异显著;在学生言语中,第9类言语行为普遍较少,但在男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言语多于女教师的课堂,差异显著;其它师生言语行为较均衡,样本间差异不显著。样本中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多为“问与答模式”,即(4,8)模式,相对单一;序对(9,3)、(4,9)、(4,3)在各样本中的出现频次皆为0次,说明创造性询答模式在我国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中极少出现。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从言语过程、言语方式、言语心态以及言语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反思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