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机出版传播特征引发的著作权思考
【6h】

手机出版传播特征引发的著作权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手机出版的缘起及其传播特性

第一节手机跻身于出版业

1.1手机出版的兴起

1.2手机出版的界定

第二节手机出版的文化属性

2.1文化的流动性

2.2文化的多元性

2.3文化的渗透性

2.4文化的普及性

2.5文化的人文性

2.6文化的私密性

第三节手机出版的传播结构之特征

3.1传播的同步性

3.2传播的交互性

3.3传播的贴身性

3.4传播的大众性

3.5传播的分众性

3.6传播的离散性

第四节手机出版的传播模式之建构

4.1手机出版传播者:多元化

4.2手机出版内容:小众化

4.3手机出版渠道:多重性

4.4手机出版受众:自主性

4.5手机出版效果:高效性

第二章 手机出版著作权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手机出版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1.1手机出版著作权的主体

1.2手机出版著作权的客体

1.3手机出版著作权的内容

第二节手机出版著作权的特征表现

2.1作品类型的集成化

2.2著作权归属的模糊性

2.3著作权标准的“老龄化”

2.4著作权人权利的“边缘化”

2.5著作权人的“无国界性”

第三章手机出版著作权的侵权浅析

placeholder

1.1侵权主体的海量性

1.2侵权主体的隐蔽性

1.3侵权主体的集体性

第二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的侵权客体的丰富化

2.1手机读物

2.2手机游戏

2.3无线音乐

2.4手机电视

2.5技术平台

第三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的侵权内容的复杂化

3.1手机出版复制权的随意性

3.2手机出版发行权的无限性

第四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的侵权特征的广泛化

4.1侵权目的的非营利件

4.2侵权证据的隐匿性

4.3司法管辖的不确定性

4.4法定赔偿标准的低操作性

4.5侵权对象的无形性

4.6侵权、维权的不对等性

第四章 跨入绿色手机出版时代的必行途径

第一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之合理使用的完善

1.1合理使用的界定

1.2手机出版中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之集体管理的必要

2.1著作权集体管理

2.2手机出版集体管理的必要性

第三节手机出版中著作权之传播技术的保障

3.1加强技术保障的必要性

3.2如何加强技术保障

第四节他律:政府的法律与法规建设

4.1明确破坏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的违法性

4.2明确服务提供商应承担的相关义务

4.3建立手机出版著作权的补偿金制度

4.4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实行手机实名制

第五节自律:内容提供商的责任意识

5.1严格进行内容甄别

5.2积极参与集体管理

5.3培养专业化出版队伍

5.4提供创新性出版内容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2009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第一批国内3G牌照发放给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分别获得TD-SCDMA牌照、CDMA2000牌照、WCDMA牌照。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同时也标志着手机出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用户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以前只能在电脑上做的事情,如网上信息浏览、下载电影、看电视和视频聊天等。手机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一种阅读终端,手机出版成为继网络出版之后的又一全新的出版样态。3G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手机出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上升到制度和合法性的高度,手机出版也给中国出版管理体制带来了新的问题。作为网络出版的延伸,手机出版以其简便、高速、低成本复制等优势和技术上的瓶颈必然对合理使用构成冲击,从而对著作权人构成侵权。针对目前手机出版中的无序化状态,该论文将从传播学和法理学的角度切入,力图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集体管理以及传播技术三个方面对手机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做一个比较完善的疏理,并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向对我国如何更好地规范手机出版的运作提出有建设意义的方案,有望规范我国的手机出版业,助推其跨入绿色手机出版时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