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组织的生长与组织性公共空间的发育——以鄂西北X市的两个娱乐性民间组织为个案
【6h】

民间组织的生长与组织性公共空间的发育——以鄂西北X市的两个娱乐性民间组织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社会事实:蓬勃发展的娱乐性民间组织

(二)公共空间视角: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三)研究的必要性:现实与理论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民间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间组织

(二)公共空间

四、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章 民间组织的生长与组织性公共空间的形成

一、民间娱乐活动和组织的历史追寻

二、现代娱乐性民间组织生长背景透视与公共空间构建

三、X市现代娱乐性民间组织的成长之路

第三章从民间组织的谱系分析透视组织型公共空问的特征

一、娱乐性民间组织的内部状况分析

(一)组织人员:变动性与稳定性并存

(二)组织特性:一种共同体

(三)组织活动:民间组织个性的关键

二、娱乐性民间组织的组织逻辑和运行方式

(一)组织原则

(二)组织结构

(三)运作方式

三、组织性公共空间的特征

(一)公共空间中的“组织”特性

(二)公共空间下的“半熟人社会”

(三)走向平民公共领域的公共空间

四、小结:谱系分析中的共性与差异

第四章娱乐性组织公共空间的功能解析

一、基础功能

(一)锻炼身体与增强体质

(二)愉悦身心与寄托情感

(三)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

二、延伸功能

(一)社会秩序的维系

(二)社会网络与资本的培植

(三)公共精神的孕育

(四)民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

一、民间组织: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

二、过程决定结果:从民间组织差异到组织性公共空间的差异

三、组织性公共空间发育:现代国家建构转型的产物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公共空间为视角,以民间组织为切入点,通过考察鄂西北X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娱乐性民间组织的形成背景、生成路径、内部状况、运作逻辑、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来透视其特征和功能,探究其背后的制度根源。
   本文认为民间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有其固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在场的情境,为人际交往和社会关联的发生提供了一种公共性的特定空间,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事件型公共空间和场域型公共空间的组织性公共空间。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娱乐性民间组织所形成的组织型公共空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具有鲜明的组织性、形成了一种“半熟人社会”和趋向于一种平民性的公共领域,具有大致相同的基础功能和延伸功能。但同时,由于它们在运作逻辑和活动方式上的区别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所形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性质,所发挥功能的实际效果和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力量均明显不同,而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行政因素的介入与否。
   随着国家构建的深入,由民族-国家构建向民主-国家构建的转型,我国的民间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所构成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公家性”公共空间逐渐向“民间性”公共空间的转变。目前,虽然自发内生型的组织性公共空间只是初见端倪,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与结构的现代化改造的日益深入,民间组织发展的日益壮大和独立,自发内生型的组织型公共空间的普遍存在与市民社会最终形成一定会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