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株海洋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研究
【6h】

二株海洋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文献综述

1 赤潮的形成及危害

1.1 赤潮的形成

1.2 赤潮的危害

2 主要赤潮生物

3 目前国内外赤潮的预防和治理概述

3.1 对赤潮的预防

3.2 对赤潮的治理

4 溶藻细菌研究概况

4.1 溶藻细菌的种类

4.2 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和机理

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一株海洋牟勒氏角毛藻溶藻细菌M1的分离和溶藻特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所用藻种

1.2 藻类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验仪器

2 方法

2.1 采样点的选择及水样的采集

2.2 水样处理

2.3 溶藻微生物的分离

2.4 溶藻细菌的纯化

2.5 溶藻机制初探

2.6 溶藻范围测试

2.7 溶藻效果测试

2.8 溶藻细菌M1感染宿主后的切片观察

2.9 菌株M1的保藏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溶藻细菌MI的分离及其溶藻效果

3.2 溶藻细菌的纯化

3.3 溶藻机制初探

3.4 切片观察结果

3.5 溶藻范围测试

3.6 溶藻效果测试

3.7 菌株M1的保藏方法

4 讨论

第三章 :一株球等鞭金藻溶藻细菌J1的分离和溶藻特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2.1 采样点的选择及水样的采集

2.2 溶藻细菌的分离

2.3 溶藻细菌的纯化

2.4 溶藻范围测试

2.5 溶藻方式初探

2.6 溶藻效果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溶藻细菌JI的分离及其溶藻效果

3.2 溶藻细菌的纯化

3.3 溶藻范围测试

3.4 溶藻方式初探

3.5 溶藻效果测试

4 讨论

第四章 :一种功能性溶藻微生物生物反应器的建立

1 建立该微生物反应器的目的和意义

2 仪器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材料

3 该反应器的运行机理

4 该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测试

4.1 最佳培养基流速的摸索

4.2 藻液的泵入速度对细菌效价的影响

4.3 光照对细菌效价的影响

5 该反应器的运行效果

5.1 最优运行条件的摸索

5.2 藻液的泵入速度对产菌量的影响

5.3 光照对细菌效价的影响

6 讨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从宁波象山港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处理后,用其对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得到二株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分别命名为MI菌和JI菌。
   MI菌对对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1115)都具有溶藻效果,其中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的溶藻效果最好,在接种72h后其溶藻效率可达到70.68%。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具有溶藻效果的MI菌是一种混合菌至少有二种不同形态。切片观察显示,在整个溶藻过程中,细菌既没有侵入藻细胞内部也没有粘附到细胞壁上,因此可判定细菌的溶藻方式为竞争性溶藻。
   JI菌对球等鞭金藻(I.galban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i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都具有溶藻效果,96h后对球等鞭金藻的去除率为74.03%,对微小原甲藻去除率为75.45%。裂解液经孔径0.22μm过滤器过滤后对宿主无感染效果,但膜上的洗脱液对宿主有感染效果,初步判定,该菌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或者竞争性溶藻。
   根据微生物连续培养原理和发酵罐的运行常识,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研究的一套溶藻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装置,可连续快速培养藻类至对数期生长期,可持续产出溶藻菌的效价约为105个/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