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内生机制的济源市城市化研究
【6h】

基于内生机制的济源市城市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1.1 国外研究理论

1.1.2 国内研究理论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 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展望

2 城市化理论基础

2.1 城市化含义

2.2 城市化动力机制

2.2.1 农业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

2.2.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2.2.3 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新兴动力

2.3 内生动力机制

2.3.1 内涵

2.3.2 特点

3 济源市的城市化概况

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中部城市化迟缓的现状

3.2 济源市概况

3.3 济源市城市发展和产业集聚现状

3.4 济源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5 济源市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

4 济源市城市化分析

4.1 济源市城市化区域差异分析

4.1.1 济源市市区城市化分析

4.1.2 济源市郊区城市化分析

4.1.3 济源市边远乡镇城市化分析

4.2 济源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化差异分析

4.2.1 济源市和东部城市化动力比较

4.2.2 济源市和东部城市化成果比较

4.2.3 济源市城市化的特色和劣势

5 内生机制:济源市城市化动力分析

5.1 济源市城市化各项动力因素

5.1.1 济源市主要动力因素

5.1.2 济源市次生动力因素

5.2 内生机制是济源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5.2.1 济源市内生机制的优点和作用

5.2.2 济源市内生机制的缺点和劣势

6 构建济源市内生机制优化模式

6.1 济源市各区域现状分析

6.2 构建城市区域禀赋-核心因素优化模式

6.3 城市化内生机制模式展望

7 小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化是大量人口集中定居于较小面积内形成城市的过程。城市化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促进因素,这些因素称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不同的城市其由于其动力机制也相差很大,并且各动力机制的权重也不同。由于动力机制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深入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索一个城市更适合的动力机制模式,以此来指导城市化实践,就成为城市化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即旨在立足国内外城市化学科理论成果,研究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中部与东部城市在城市化现状、问题、因为以及动力因素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中部城市济源市的城市化发展现状,得出济源市基于内生机制下的城市化发展特征,以此探索寻找济源市最优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从而为济源市乃至我国中部城市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和中东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化研究在不同区域环境中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做一次新的探析。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首先论述了城市化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同时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化的研究理论做了简单的综述,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对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期望;其次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城市化含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其类型,从而为以后的分析和理论应用打下基石;第三部分简述了济源市城市化的背景,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济源市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则分别从济源市内外两方面环境对比分析了济源市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促进因素,初步得出了济源市城市化的动力因素。这两个方面包括:济源市市区、郊区、边远乡镇城市化分析、济源市与东部地区城市在城市化动力和成果方面的比较,得出济源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工业化,以及济源市发展的诸多次生动力因素----服务业、乳畜业、林果业和旅游业;第五部分是对之前的分析和结论进行升华,指出济源市城市化中独特的内生动力机制,并细分为主要动力机制和诸多次生动力机制,从而在第六部分进一步构建优化模式来指导未来济源市及中部城市化发展;最后对文章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不足之处,需要未来进一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