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转非——基于经济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视角
【6h】

农转非——基于经济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由来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及其思路

第二章 农转非的催生(1976年至1991年)

一、计划经济的衰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的行为:两难的选择

三、对平等公正的追求: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座房

四、小结:自理口粮户口与制度变迁

第三章 农转非的成长(1992年至2000年)

一、市场经济的大潮

二、政府行为的异化:户口的商业化

三、农民盲目仰慕的心理:预期收益的期望

第四章 农转非的式微(2001年至今)

一、市场经济深化、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初见端倪

二、系列惠农政策的颁布、城市户口含金量的下降

三、“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转变

第五章 结语:农转非与经济的变迁与制度的变迁

一、农转非:制度变迁中国家与农民的博弈

二、农转非:三十年中国市场化的变迁

三、农转非:农民获得了什么

四、农转非:将成为一张历史名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户籍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产生、发展、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因为。而户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转非”作为一个关键词,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农转非”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词,成为一定时期中国户籍制度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一定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代名词。
   关键词是时代的象征,在反映一定时代特征的同时,也被它所处的时代决定着。从经济变迁的角度考察农转非,“农转非”产生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新中国,在市场经济下经历了系列的改革,经济变迁作为经济基础对“农转非”的发展起着基础决定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农转非”的产生、发展以及式微是政府、农民之间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均衡结果。同时,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社会制度,它的发展对我们经济变迁和制度变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农转非”的形成和变迁,对解读我国经济和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以“农转非”这一关键词为研究主题,从经济变迁、政府行为、政策和农民行为入手考察“农转非”为研究思路。通过对“农转非”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的历史梳理,展现新中国经济变迁、社会转变发展的进程。同时揭示在制度变迁的视角下,政府和农民的博弈,以及对农政策的转变对农民行为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