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株高效溶赤潮异弯藻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6h】

两株高效溶赤潮异弯藻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赤潮的定义

2.赤潮的危害

3.赤潮的预防对策

4.赤潮的物理、化学治理方法

5.赤潮的微生物治理

5.1 利用真菌抑制微藻的生长

5.2 利用病毒抑制微藻的生长

5.3 利用细菌抑制微藻的生长

5.4 放线菌溶藻

6.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溶藻放线菌的筛选及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异弯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2.2 溶藻放线菌的筛选结果

2.3 溶藻活性稳定性测试

2.4 溶藻放线菌对其他赤潮藻的溶藻效果

2.5 溶藻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2.6 溶藻放线菌的生理生化测试

2.7 溶藻放线菌溶藻方式的探究

2.8 溶藻放线菌的分子鉴定

3.讨论

第三章 放线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放线菌G-11的醇沉实验

2.2 放线菌G-11酶处理实验

2.3 放线菌G-11的有机溶剂萃取实验

2.4 放线菌G-11的透析实验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赤潮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灾害之一,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对于赤潮的防治,基本上是以预防为主,而赤潮的治理方法目前还只是在探索阶段。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之外,溶赤潮藻微生物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编号为B-10和G-11。研究了B-10和G-11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株放线菌对赤潮异湾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都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微小原甲藻和金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在传代5次后能够保持稳定的溶藻效果,按1%的体积比接种5d后B-10和G-11对异湾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096和99.44%。通过溶藻方式研究,发现2株菌都是通过释放胞外代谢物溶藻,且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00℃时会使2种溶藻物质失活。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B-1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类群,菌株G-11属于链霉菌属的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类群。
   为了探索G-11溶藻活性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采用了透析、乙醇沉淀、有机溶剂萃取等测试方法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B-11溶藻活性物质可能是分子量大于3.5KD的一种或多种亲酯性物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