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批判与超越——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研究
【6h】

批判与超越——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是大学教师评价活动实施的主线和依据,也是大学中起引导性作用的基本制度。在经历了观念、指标、程序、机制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变革和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超越后,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逐步生成新的发展轨迹。但这种发展轨迹越发远离教师评价的内在品质和本质要求,制度取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和“意义缺失”,这种偏差和“意义缺失”就是本文所说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异化现象既是当下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业已呈现出来的状态,又是一种在程度上逐步加深的动态过程,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产生了诸多弊病。人们在对现行评价制度进行无情批判和横加指责时,对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创新充满了期待,寄予了厚望。那么,何为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异化现象缘何而生?异化现象如何规避?本文正是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反思而来安排结构的。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关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相关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同时介绍了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同本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如制度、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分别进行了诠释,接着阐述了支撑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研究并与其有密切关联的两个理论,即马克思异化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第三部分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结果的处理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同时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呈现了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的现实表现并从制度缺位和教师评价的行政化两方面分析了导致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从制度创新和教师评价的去行政化两方面探讨了规避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的对策。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美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特点表现在评价方法采用“三角原则”、评价标准注意分层分类、评价程序严格规范、申诉制度和法制介入四个方面;第二,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突出表现在量化评价的泛化和同行评议的弱化、评价权重中的科研至上与教学漂移、被评价者的压抑弥散与职业枯竭三个方面;第三,制度缺位和评价的行政化是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的症结所在;第四,规避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异化既需要进行制度创新,让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回归本位,又需要改革行政化教师评价方式,彰显大学学术权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