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性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以博客、SNS、微博为例
【6h】

社会性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以博客、SNS、微博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大众市场被分裂为无数个人偏好明显的利基市场;同时,大量新媒体、移动媒体的涌现瓜分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消减,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果直线下降。相反,基于Web2.0平台上开发的社会性媒体迅速崛起,它们以人为本的信息应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凸现用户的社会属性,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传播和高频率的互动交流,形成以规模各异的用户聚合,并且以病毒式的裂变传播方式成为新一代的强势媒体。
   近年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媒介领域,从2007年博客的一夜成名,到2009年SNS 网站的异军突起,再到2010年微博的爆发,博客、SNS和微博竞相绽放,不仅对传统的大众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迅速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媒介新宠。相比于传统媒体和 Web1.0时代,社会性媒体中市场营销行为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平等活跃度高的“双向对话”,互动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但仔细考察其各自的媒介形态,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媒介作为也出现了不同的特征,按照博客、SNS、微博的发展轨迹:广告在社会性媒体中越来越软化、隐蔽化和情景化,从产品服务推介的功能转化为与UGC之间的联通体验。其次,信息通道上的多渠道、多方式的优化整合,让信息的推送更加主动、精准,抓住用户的需求并且在第一时间满足。第三,实名制机制,让微博较博客、SNS网站等在真实性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加V机制更确保了微博主的真实信息源,防止营销垃圾内容,虚假内容,欺骗内容污染营销环境。最后,网民地位在三类媒体中的相对平等到绝对平等,微博140字的限制控制了包括企业和全体网民的话语空间,话语权放大的网民在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意见领袖越来越不容忽视,他们利用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营销效果的优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