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电子参与问题研究——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新视角
【6h】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电子参与问题研究——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新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综述

1.基于政府网站的公民电子参与综述

2.结合新兴信息技术的公民电子参与的研究综述

3.关于社会化媒体的政治参与功效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研究法

(四)研究框架

(五)可能的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厘定

(一)公共政策以及公共政策制定

(二)公民参与和公民电子参与

1.公民参与

2.公民电子参与

(三)社会化媒体和Web2.0

1.社会化媒体

2.Web2.0

三、理论思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看社会化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效应”

(一)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话语理论

(二)话语理论下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

1.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话语危机

2.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智慧化、个性化

(三)社会化媒体的话语效应

四、现状分析:社会化媒体与公共政策制定

(一)聚焦几种社会化媒体技术

1.博客

2.微博

3.维基

(二)个案分析

1.事件回顾

2.后续进展

3.观点解读

(三)公民利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优势

1.在政策议程的建立层面,保障了政策议题来源的广泛性

2.在技术分析和政策方案的形成与选择层面,促进了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

3.在政策实施或执行层面上,降低了政策实施成本

4.在政策的监控层面,为政策再制定提供完善的信息反馈

五、问题研究:公民利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公民电子参与意识淡薄

(二)数字鸿沟倾向

(三)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的隐忧

(四)社会化媒体搜集的民意扩大了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参与

(五)沉默的螺旋效应

(六)电子政务建设的滞后限制公民电子参与能力

六、对策探讨:社会化媒体兴起背景下促进公民电子参与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公民层面

1.培养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积极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2.积极提升公民电子参与的能力

3.遵守网络法律规范和网络伦理道德

(二)政府层面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2.政府要推广社会化媒体技术搭建各种便民平台,畅通社情民意,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政府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的经营和管理力度,健全公民有序参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积极推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民主化的表现。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和政策科学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鼓励和提倡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借助电子化参与手段参与到公共问题的提出、政策议程的设定、政策方案的筹备、政策方案的实施和监控等过程中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电子参与成为公民参与的新渠道,以微博、博客、维基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成为参与的主要载体。本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角度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效应”,对社会化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公民利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困境,并从培养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提升公民电子参与的能力,遵守网络法律规范和网络伦理道德,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社会化媒体技术,加强对社会化媒体的经营和管理力度,健全公民有序参与机制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公民电子参与的对策,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电子参与指明了路径。
  本文全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思考、现状分析、问题研究和对策探讨,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基于政府网站的公民电子参与、结合新兴信息技术的公民电子参与以及社会化媒体的政治参与功效等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述,构建出本文的整体研究框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做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简要阐释了本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制定、公民参与和公民电子参与、社会化媒体和Web2.0等。
  第三部分理论思考,引入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研究当前我国话语语境下的公共政策制定,结合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加以分析,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部分现状分析以博客、微博、维基为代表,结合个案分析,分析公民利用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相关优势。
  第五部分问题研究,总结出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些局限因素,比如扩大了非理性化和非规范化的参与、数字鸿沟倾向、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的隐忧、电子参与意识问题、沉默的螺旋效应、电子政务建设的滞后等。
  第六部分对策探讨,针对第五部分总结出的一些问题,从公民层面和政府层面出发,分别给出一些对应的解决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