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瘫儿童家属社区工作方案设计——以武汉市S社区为例
【6h】

脑瘫儿童家属社区工作方案设计——以武汉市S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社区方案的理念、方法与理论

1.2.1 理念

1.2.2 方法

1.2.3 理论

二、脑瘫儿童家属的背景与需求

2.1 脑瘫儿童及其家属的背景

2.2 脑瘫儿童家属的问题及需求

2.2.1 自身的问题及需求

2.2.2 对孩子健康方面的问题及需求

2.2.3 家庭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2.2.4 社区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三、社区方案的目标、性质与规模

3.1 社区方案的目标

3.2 社区方案的性质与规模

3.2.1 社区方案的性质

3.2.2 社区方案的规模和时间

四、社区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

4.1 社区课堂

4.2 小组活动

4.2.1 第一次小组

4.2.2 第二次小组

4.3 社区联欢会

五、社区方案的资源与招募

5.1 社区方案的资源

5.1.1 人力资源

5.1.2 物品资源

5.2 社区方案的招募

5.2.1 医务人员招募

5.2.2 社会工作者招募

5.2.3 社区招募

六、社区方案的问题和应变

6.1 社区课堂的问题和应变

6.2 小组活动的问题和应变

6.3 社区联欢会的问题和应变

6.4 社区内部的问题和应变

6.4.1 脑瘫儿童家属的问题和应变

6.4.2 社区居民的问题和应变

6.4.3 社区居委会的问题和应变

6.5 社会工作者的问题和应变

七、社区工作方案的评估

八、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以下简称脑瘫或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随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听异常等多重残障。CP作为继脊髓灰质炎被控制后近代最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CP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在同一个国家报告数字差别都很大,国际卫生组织统计CP发病率为1‰~5‰,中国脑瘫儿童的发病率在1.8‰~4‰。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因此脑瘫儿童的绝对值也相当大。加强对脑瘫治疗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降低儿童的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脑瘫儿童作为特殊的残疾人群体,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对其自身成长及将来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介入脑瘫儿童康复,作为脑瘫社会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脑瘫儿童家属心理、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为脑瘫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完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化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方案运用以社区工作为主,以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为辅的方法,通过社区课堂、小组活动和社区联欢会三种方式对S社区的脑瘫儿童家属进行社区支持服务。首先通过社区课堂,让脑瘫儿童家属和社区居民接受社工,并与他们进行初步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困扰,及时给予安慰,同时在武汉中大脑科研究院的医务人员的参与和帮助下,为脑瘫儿童家属提供医疗上的知识,通过现场示范帮助他们掌握和孩子相处、照顾孩子以及有助于孩子康复的手法和技巧,并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小组工作中来。其次在小组活动中,营造一个轻松关怀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属的心理负担,引导家属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想法与感受,与其他家属和社区居民一起分享痛苦与幸福,并帮助脑瘫儿童家属初步建立社区支持系统。最后通过社区联欢会,进一步增加家属的社区支持,引导家属接纳孩子、发掘孩子的优点,增强自己和孩子的信心和抗逆力,给孩子的成长创建一个健康、非歧视的空间,呼吁社区居民一起创建文明友爱社区,共同应对脑瘫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