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
【6h】

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说明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结构及写作思路图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清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师范学堂音乐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教育改革

(一)封建教育的没落

(二)新式学堂教育的兴起

(三)师资匮乏导致师范学堂的建立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

(一)学堂乐歌课的开设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建立

小结

第二章 清末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

一、清政府的师范学堂音乐教育观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

(二)学科性质的定位:“音乐教育”属于“德育”

二、清末教育家的音乐教育观

(一)康有为的音乐教育观

(二)梁启超的音乐教育观

(三)王国维的音乐教育观

三、清末师范学堂音乐教育观的特点

(一)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以德育为主体的多种音乐教育观并存

第三章 民初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

一、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确立及“美育”观的实施

(一)教育部颁布官方教育宗旨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三)《壬戌学制》

二、民初教育家的音乐教育观

(一)蔡元培的音乐教育观

(二)曾志忞的音乐教育观

(三)萧友梅的音乐教育观

三、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特点

(一)美育是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

(二)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特点

第四章 清末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透析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性质与目的发生改变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

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与科学

结论

一、学校音乐教育演变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变革

二、音乐教育观的良好实践离不开教育立法

三、建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音乐教育观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写作的背景时代为清末民初,以师范学校作为对象,以音乐教育观的研究作为目的。通过对相关史料、专著、期刊论文的梳理分析,从政府和个体两个层面总结这一历史时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宗旨、观念的特点,探索这一时期师范学堂音乐教育的形成发展的规律,旨在为当今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全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论述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和过程;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论述清末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和民初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这两章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个体教育家层面来分析各自特定时期的音乐教育观的内涵和特点。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透析清末、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变化脉络与规律,探寻音乐学科性质的变化趋势,为当今师范音乐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罗乐;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音乐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能杰;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602-4;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师范学校; 音乐教育观; 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