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彭宇案现象”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分析
【6h】

“彭宇案现象”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回顾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理论背景

三、“彭宇案现象”特点的交换理论分析

(一)交换行为种类的多样性

(二)交换行为的延时性

(三)交换主体的多样性

(四)交换内容的不公平性

四、“彭宇案现象’’社会交换过程的形成机制

(一)成功命题与越轨

(二)公正性期待

(三)张力原则与冲突

(四)刺激命题与效仿

(五)情景的固化

(六)越轨行为的制度化

(七)不平等交换的真正来源

(八)交换体系的制度化

五、“彭宇案现象”的社会动机理论分析

(一)动机强度的持续性

(二)补偿与诬陷行为

(三)习得无助理论与集体漠视

六、彭宇案现象的社会学解决途径

(一)防止公众产生“习得无助”

(二)从制度上寻求根本解决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乔治·霍曼斯作为社会交换论的重要创始人,其创建了富有心理学色彩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与其他交换理论相比,该理论在解释一些微观层面的社会现象时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我国社会学研究中,对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的应用却很少。另一方面,南京“彭宇案”从发生至今一直对我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之后许多代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事件都被认作是受该案的影响,笔者将这一连串的社会反应称之为“彭宇案现象”,社会学对“彭宇案现象”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将试图从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研究“彭宇案现象”,剖析该现象的产生机制和解决路径。首先,笔者会运用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对“彭宇案现象”展开分析,找出“彭宇案现象”中的交换行为不同于其他社会交换行为的地方;然后,笔者会运用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及其他交换理论对“彭宇案现象”形成的机制作出解释,剖析在“彭宇案现象”中交换各方对这一交换过程起到的作用,以及交换内容的实质,这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接着,笔者会运用与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一脉相承的动机理论对“彭宇案现象”中各方的行为动机展开分析,力图找出他们做出相应行为的原因,这将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最后,笔者将会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视角,分别从防止公众产生“习得无助”和完善法律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尝试寻找解决“彭宇案现象”的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