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及效果研究
【6h】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及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形态研究:开放存取的概念

2.1.1 开放存取的形成

2.1.2 开放存取的定义

2.2 受众研究及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

2.3 效果研究及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行为效果

本章小结

3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意愿模型

3.1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意愿的理论假设

3.1.1 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3.1.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

3.1.3 心理学视角

3.1.4 其它控制变量

3.2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意愿的模型

本章小结

4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意愿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

4.2 数据收集

4.3 效度和信度检验

4.3.1 效度检验

4.3.2 信度检验

4.4 回归分析

4.4.1 自变量的回归分析

4.4.2 控制变量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行为效果的模型研究

5.1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平台的行为效果评价模型

5.2 数据来源

5.3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行为分析

5.4 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对于今后发展开放存取运动的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开放存取(亦称OA,Open Access)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科研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术交流机制。本研究针对开放存取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概况,重点研究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和效果,深入揭示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影响因素,以及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后的行为效果,以期更好地推进学术领域中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本研究在绪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了相关介绍和分析,并阐述了研究将包含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作了重点分析,包括开放存取的形成背景、含义以及发展情况,并对本研究拟分析的几个维度,包括形态研究、受众分析、效果研究作了重点介绍。第三章基于现有较成熟的理论提出目前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模型,主要是从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和构建模型。第四章采用SPSS等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意愿,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对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五章重点讨论关于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行为和效果,本研究是通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一较典型的国内开放存取平台中图情领域的首发论文和作者、读者以及同行专家等的互动行为,分别从发文、浏览、评价以及他们的有用性、满意度和所有权等角度评估开放存取的行为和效果。在文章的最后,本研究总结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对今后开放存取运动发展的建议,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由此,可以看出本研究重点讨论的形态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几个方面,这也基本覆盖了学者对新媒介的几个不同层面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从科研人员的主观意愿到客观行为等不同方面评估分析了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积极性和行为效果,并为以后更好地促进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既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科研人员参与开放存取的主观意愿,又结合典型案例中的事实数据分析了开放存取的行为和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