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乡文化系统耦合的关联机制及时空分析
【6h】

中国城乡文化系统耦合的关联机制及时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与强弱差距

1.1.2 城市化不断推进与城乡文化冲突

1.1.3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的中西之争

1.1.4 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新内涵与困境

1.1.5 国家对城乡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依据

1.4.1 文化生态学

1.4.2 文化扩散

1.4.3 文化系统

1.4.4 文化整合

1.4.5 其他学科理论中的文化观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2.1.2 城乡文化的互动

2.2.3 城乡文化共通性

2.2.4 城乡文化的冲突

2.2.5 消除城乡文化二元结构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研究

2.2.2 减少城乡文化冲突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研究

2.2.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4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2.3 研究述评

3 城乡文化系统的差异性与耦合性

3.1 城乡文化系统的差异性

3.1.1 文化根基

3.1.2 文化环境

3.1.3 文化观念

3.1.4 文化心态

3.1.5 文化设施

3.1.6 文化样式

3.2 城乡文化系统的耦合层面

3.2.1 文化生活与文化产品

3.2.2 文化投入与文化市场

3.2.3 文化公共服务

3.3 城乡文化系统的评价因子

4 城乡文化系统耦合的动力机制

4.1 研究方法及过程

4.1.1 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4.1.2 耦合度模型

4.1.3 数据来源

4.2 城乡文化系统耦合关联分析

4.2.1 城市要素对农村系统的驱动作用

4.2.2 农村要素对城市系统的驱动作用

4.2.3 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耦合分析

5 城乡文化系统耦合关联的时空分析

5.1 时间序列

5.2 空间分异

5.3 时空演变

5.4 成因解析

5.4.1 自然环境因素

5.4.2 经济发展因素

5.4.3 历史沿革

5.4.4 制度因素

5.5 空间类型

5.5.1 协调型

5.5.2 磨合型

5.5.3 拮抗型

5.5.4 依存型

6 统筹城乡文化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6.1 强化政府社会动员

6.2 丰富文化传播载体

6.3 优化文化扩散环境

6.4 培养地方文化认同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经济发展、制度演变乃至社会基础的形成都息息相关。而在“文化殖民”“文化帝国主义”蔓延的全球化当今世界,文化成为一国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心与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城市文化系统与乡村文化系统是文化系统按社会空间划分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在城市化背景下的接触与碰撞中不断地发生着融合,但也由于文化心态、文化观念等的不同而冲突矛盾不断,干扰城市化进程并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产生消极的影响。
   文章在分类系统梳理国内外城乡文化差异、城乡文化融合、城乡文化统筹及城乡文化公共服务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构建城乡文化系统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城乡文化系统交互作用的耦合模型,首先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城乡文化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运算,并分层次展开驱动力作用强度分析;其次选取2000~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对城乡文化系统之间耦合关系随时间的演变开展了研究;最后以31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同样采取其2000~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城乡文化系统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轨迹进行探讨,并归纳各地区城乡文化系统耦合的空间类型。
   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说来,中国城乡文化系统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在绝对值上的关联强度要小于其在相对值上的关联强度,即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绝对差距大于相对差距。(2)文化系统组成要素对系统发展的驱动力强度影响具有不平衡性,系统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是系统耦合程度大小的主要动力。(3)2000~2010年的城乡文化系统耦合度分布曲线呈现出倒“U”型,2000~2006年系统之间的耦合曲线起伏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2010年系统之间的耦合曲线缓慢不间断上升。(4)从耦合度的空间分布来看,2000~2010年绝对关联耦合度高值区的分布面积有扩大趋势,而相对关联耦合度则相反;综合关联耦合度表现出中间值分布面积增加,而高值区与低值区减少的特点。耦合质心在2000~2010年的演变轨迹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绝对耦合质心位于中国大陆的偏西南方位,且有继续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相对耦合质心位于东北方向,并持续向东北方位位移;综合耦合质心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地区,但有向中国东北地区不断移动的潜在性。(5)文化生成的自然环境基础、文化发展的经济条件、文化演变的历史继承性及文化管制的社会制度安排等是影响文化空间分异及时间演变的主要原因。(6)结合城乡文化系统耦合度及社会经济条件将中国31个省区划分为四种类型:依存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而现状中国区域以拮抗型为主导,其次是依存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