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Hu-IFN-α草鱼性腺发育的研究以及Hu-IFN-α在转基因草鱼体内的遗传
【6h】

转Hu-IFN-α草鱼性腺发育的研究以及Hu-IFN-α在转基因草鱼体内的遗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鱼类转基因育种的研究现状

2.1转基因鱼常用的目的基因

2.2转基因鱼常用的方法

2.3外源基因的检测

2.4转基因技术在鱼类育种上取得的成绩

3草鱼出血病病毒及草鱼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3.1草鱼出血病病毒研究概况

3.2草鱼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3.3转入α-干扰素基因草鱼

4.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整合

5.转基因动植物的生物及食品安全性问题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实验鱼

1.2草鱼出血病病毒

1.3主要仪器设备

1.4试剂盒

1.5酶制剂、抗生素、化学试剂及耗材

1.6试剂配制

2方法

2.1转基因草鱼的性腺发育情况研究

2.2转基因草鱼的孵化和培育

2.3转基因草鱼的标记及血样的获得

2.5细菌(带有质粒PCI)菌种TOP10F′的活化和质粒DNA的提取

2.6转基因草鱼DNA的提取

2.7 PCR检测

2.8转基因草鱼F1代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991)的攻毒试验

结果与分析

1.转基因草鱼的性腺发育

2.转基因草鱼F1代的孵化与培育

3.转基因草鱼F1代的ELISA检测

4.转基因草鱼F1代的PCR检测

5.转基因草鱼F1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991)的攻毒结果

讨论

1.人α -干扰素基因对转基因草鱼的性腺发育及孵化的影响

2.转基因草鱼F1代人α-干扰素表达水平

3.转基因草鱼F1代阳性率

4.转基因草鱼F1代对草鱼出血病的抗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草鱼是中国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但其病害多,每年给中国淡水养殖业造成数亿元经济损失,尤其是病毒性的草鱼出血病;因此草鱼抗病育种一直是中国水产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草鱼抗病育种的初期,育种的方法多采用常规杂交和选择压力育种;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细胞工程在草鱼抗病育种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然而,这些育种技术均存在育种周期长、优良性状遗传不稳定等不足之处.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这也为定向培育新的品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98年本课题组通过分子重组,将人α-干扰素(Human α-interfer0n,Hu-IFN-α)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鲤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能在鱼体内组成型表达Hu-IFN-α的基因重组分子,采用显微注射法将Hu-IFN-α重组基因注射入草鱼1-2细胞期的受精卵,培育出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实验证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抗性比普通草鱼提高了66%.Hu-IFN-α基因作为鱼类一种新的转植基因,那么它对鱼类性腺发育及孵化是否存在影响,同时它在子一代中的遗传和表达情况如何?都值得研究.该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将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基因草鱼性腺和相对应的普通草鱼性腺,作组织切片检查,以研究人α-干扰素基因对草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人α-干扰素基因作为鱼类一种新的转植基因,它对鱼类性腺发育及孵化无显著影响.2.随机抽取转入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332尾,用ELISA检测法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表达率为52.1%,但表达水平偏低.3.通过PCR检测转基因草鱼F1代的阳性率;实验证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阳性率为53.8%.4.对转基因草鱼F1代接种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991),以研究转基因草鱼F1代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抗性,攻毒实验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抗性比普通草鱼提高41.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