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心理效果——以“路西法效应”为视角
【6h】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心理效果——以“路西法效应”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一、“路西法效应”的心理学分析

(一)“路西法效应”简介

(二)“路西法效应”的基本结论

1、“情境影响”论

2、“社会系统”论

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心理效果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二)历史教学中“路西法效应”的形成

1、课堂教学的情境

2、社会生活的情境

三、“路西法效应”的社会影响

(一)“标签化”的影响

(二)“替罪羊”机制的影响

四、“路西法效应”的预防措施

(一)强调仁爱道德,呼唤社会正能量

(二)反对“阶级分析论”,提倡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坚持身份的多重性,反对单一性的身份划分

(四)完善法制化教育,宣传理性法治观念

(五)建设自由活跃的历史课堂,限制教师在非专业领域的权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中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学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学生正处于逻辑理性思维较弱、情感冲动性明显的“心理断乳期”,同时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宏大叙事、概念化描述、缺少逻辑推理直接下结论等弊病不利于中学生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现象和事件,再加上当前社会上频繁发生群体性冲突事件,经过大众传播媒体不客观、不科学的加工报道,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形成的不成熟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接触到海量繁杂多样的媒体网络信息后,容易使其人生价值观发生偏差、歪曲,进而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消极恶劣的心理学效应—“路西法效应”,最终危害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中学教育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以“路西法效应”的基本理论体系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运作过程和其中心理效应产生经过进行心理学分析,挖掘出导致消极心理效应产生的情境因素,通过随之产生的“路西法效应”,归纳出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与成年人、社会现实与网络环境三者之间的心理效应产生流转机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各个方面环节消除“路西法效应”的解决措施。
  结语部分,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对“路西法效应”的影响指出其根本核心原因,对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以便更好地避免消极心理,迎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价值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