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其灵命神学研究
【6h】

以“信”废“用”--贾玉铭生平及其灵命神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嫁接文化的载体:华人基督徒

(二)贾玉铭的个案考察

二、学术史回顾

(一)“信”与“用”:基于中国处境下的信徒群体重新划分

(二)国内外贾玉铭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史料与概念说明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史料与相关概念说明

第一章基督信仰的形成

第一节家族信仰的传承

一、出生地及时间略考

二、家族变迁

三、受洗

第二节教会教育

一、入读潍县乐道院

二、进入登州文会馆

三、经历神迹,选择神科

小结:偶遇、灌输、神意——信仰建构的自然状态

第二章教会生活实践

第一节追求自立,倡导合一

一、奋兴布道,牧养教会

二、爱教而自立

三、宗派联盟,精神合一

第二节追求属灵,提倡灵修

一、创办灵光报社

二、参与成立“信行救国十人团”

小结:封闭、单一、灵修——信仰生活的实践方式

第三章神学教育实践

第一节差会体制内的知识传授

一、进入金陵神学院

二、主办函授科并编写教材

三、反对新神学

第二节保守立场中的灵命培养

一、进入华北神学院

二、离开华北神学院

三、任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

第三节民间处境下的灵修生活

一、凭信心创立中国基督徒灵修学院

二、“以灵修功夫,代神学教育”

三、抗战时期及战后灵修学院的变迁

小结:释经、神学、灵修——信仰者的宗教贡献

第四章巨变中的持守与调适

第一节被动适应与消极调适

一、处理美国津贴问题

二、批判“超政治”观点

第二节有限参与三自运动

一、三白运动“源头不浊”

二、灵修学院“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第三节“信”的困境

一、“孤独”离世

二、自困与他用

小结:调适、参与、困境——信仰者的处境选择

第五章灵命神学的建构

第一节教义神学在中国的文化困境

一、非儒

二、替道

三、排佛

第二节灵命神学的形成

一、灵命

二、灵程

三、灵交

第三节信仰忠诚:灵命神学处境化存在策略

小结:合道、非教、忠信——灵命神学处境化选择

第六章灵命神学的西学渊源

第一节加尔文改革宗精神的影响

第二节贵格会的“内在灵光”

第三节普利茅斯弟兄会时代论及内里生命观念

小结:长老会、贵格会、弟兄会——灵命神学的西方渊源

第七章以“信”废“用”:灵命神学的价值

第一节废政治之用

一、以“基督”为中心

二、前千禧年末世观

第二节废经济之用

一、十字架的爱

二、“化俗务为圣工”

第三节废文化之用

一、“超世而入世,入世而超世”

二、“灵性理性化,理性灵性化”

三、“道成肉身,肉身成道”

小结:无功、无己、无名——灵命神学的现实意义

结语以“信”理解世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德龙;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家峰;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军事医学;中药学;
  • 关键词

    生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