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益驱动下的农民参与:从动员型到自主型——以湖北省王店村的项目管理为例
【6h】

利益驱动下的农民参与:从动员型到自主型——以湖北省王店村的项目管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村庄样本介绍

第一章 村民投诉无结果,修路愿望终落空

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二、“住在镇边上,连水泥路都不通”

三、“要致富,先修路’’

四、修路资金无着落

第二章 “第一书记”化僵局,村民参与显希望

一、村里来了“大善人”

二、威逼利诱:村干部终妥协

三、公平公开:村民受益有保障

四、小结

第三章 农民参与见成效,利益均衡破难题

一、修路项目终落地

二、“人情”化解筹资难

三、占地争议“巧”解决

四、道路修通,村民利益被满足

第四章、自掏腰包清沟渠,自主参与终成型

一、村民与“旱魔”的抗争历史

二、公路修通尝甜头,集资修渠动念头

三、干部出面跑项目,村民积极筹资金

四、村民自主议规则,用水协会终成立

第五章、结论

一、农民参与: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背后的行为

二、两种参与类型:动员型参与和自主型参与

三、利益相联:从动员型参与到自主型参与转变的原因

(一)转变的基础:个体利益的驱动

(二)转变的条件:相联的个体利益

四、“情境利益’’和自治发端:利益相联下的自主参与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湖北省王店村公路修建和水渠修筑为例,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村民参与方式的转变。通过梳理农民政治参与,尤其是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治参与时发现,农民的政治参与正在发生着不小的转变。为了弄清这种现象,并准确的概括和解释这种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村民自治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民参与的角度出发,尝试对这种转变进行概括和解释。文章按照“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展开,力图真实的再现村民修路和修筑水渠过程中的参与心态和参与机制。
  为此,文章遵循“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叙述顺序,对王店村村民从“动员型参与”到“自主型参与”的转变做了相关描述。同时,运用理性选择学派和徐勇教授“利益驱动”、“利益联结”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利益驱动是农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动因,而利益联结则是农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时参与方式发生转变的条件。当然,农民个人利益的增加是基础。本文的背景是农民自主型的提升和自我利益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政府运行遵循市场逻辑。这样的背景是农村公共物品提供部分由村民承担或者全部由村民承担的条件。正是在对自身财产和生活设施这些息息相关的公共物品中,农民的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的结论是利益驱动和利益联结下的农民自主参与,体现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式”的村民自治的实现过程。在找回自治的过程中,应当对利益驱动和利益联结下的个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