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研究——基于1956-1978年农业合作化实践
【6h】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研究——基于1956-1978年农业合作化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1.研究现状

2.研究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2.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二)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1.实现农业合作化是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

2.农业合作化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巩固政权的重要保障

3.农业合作社应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农业合作化应“三步走”

5.农业合作社应“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的实践路径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1.战略规划:社会主义工业化

2.政治诉求:消灭新的两极分化

3.社会基础:互助组织、初级合作社的成功实践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的实践发展

1.高级社阶段农地制度的实践发展

2.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的实践发展

(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的评析

1.积极意义

2.消极作用

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的现实启示

(一)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二)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

(四)始终坚持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标准

(五)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反对私有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以来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均一再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阶段,以传统的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集体经济正处于向以农村社区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于尺也有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毛泽东同志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思想是我国发展完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总原则和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农民小私有制占主体的国家实行合作制,通过合作制实现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俄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适合俄国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土地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合作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土地合作化理论。
  任何制度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扎根于坚实的社会基础。1956-1978年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是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规划、“消灭新的两极分化”的政治诉求及互助组、初级社成功的社会实践等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经历了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实践在所有制关系、经营制度及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有所差别。1956-1978年的农业合作化实践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土地集体所有制转变,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避免新的两极分化、支援国家的工业化、融洽社会关系等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劳动监督成本高、劳动激励低等诸多弊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坚持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则,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通过新型合作化走上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