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动共治:外来居民对当地事务的参与——基于海沧兴旺社区新厦门人综合体的研究
【6h】

互动共治:外来居民对当地事务的参与——基于海沧兴旺社区新厦门人综合体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分析框架与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四、相关概念解释

(一)“外来人口”与“流动人口”

(二)“社区治理”

(三)“公共服务”

五、个案社区介绍

第二章 旧村旧貌:外来居民的角色缺失

一、旧社区的传统风貌

(一)“脏乱差”的环境

(二)服务设施“空空如也”

二、工业区下的社区变化

(一)生活便利起来

(二)不断增多的“新面孔、新邻居”

三、外来居民的“困扰与无助”

(一)“生人社会”的无奈

(二)上街办事“晕头转向"

四、小结:遭遇相近奠定外来居民参与萌芽

第三章 基础搭建:新时期下的角色转变

一、“边缘角色”的脱离

(一)“网格员进我家”

(二)“合唱团”的故事

二、公共服务的拓展

(一)“心灵港湾”下的特殊群体

(二)青年职工的温馨课

(三)相聚“鹊桥会"

三、外来居民的社区参与萌芽

(一)共同缔造

(二)社区水池的改造

四、小结:管理模式奠定外来居民参与的基础

第四章 互动载体:服务综合体的缘起与建成

一、建设缘起

(一)外来企业董事长的“海外考察”

(二)社区的子女托管难题

二、综合体的建设

(一)外来居民的心声

(二)居民、企业“添砖加瓦”

三、综合体的运行

四、小结:治理困境带动外来居民主动参与意识

第五章 参与落地:社区服务与事务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实现

一、服务参与:人群帮扶深化公共服务

(一)尚书屋:“外来居民+子女+社工机构"

(二)故事小屋:“外来居民+子女+自我组织”

(三)教育学院与职工书屋:“学生(老师)+培训 "

(四)休闲场所:“管理者+享受者”

二、服务式参与:参与意识的深化

(一)助力“新厦门人文化节”

(二)化解台企员工纠纷案

(三)共谋社区治安

三、社区的内生变化

四、小结:参与主体扩展是外来居民治理的新路径

第六章 探讨与思考

一、从“冷漠”到“参与”:外来居民互动的实现

(一)互动基础:心理认同

(二)互动前提:社区管理服务的改革

(三)互动手段:多元需求表达机制的畅通

二、综合体的内在行动逻辑:共治的保障

(一)共治动力:社区共同利益的培育

(二)共治路径:参与主体的扩展

(三)共治载体:综合体各类功能室与活动项目

三、局限与不足

(一)新治理模式推广的局限性

(二)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厦门市兴旺社区新厦门人综合体建设为个案,采取深入访谈、观察参与等研究方法,从新厦门人综合体“规划前—建设中—落成后”时间变化和兴旺社区外来居民“无参与—自我事务参与一公共事务参与”的变迁两条主线,反映了兴旺社区外来居民去除“外来人”身份认知,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与事务的演变进程。
  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公共服务与公共事务如何处理,是衡量一个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今在外来人口社区中,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事务处理普遍不尽如人意,这与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长久管理机制相关联。结合个案,本文认为外来居民社区公共事务处理滞后、公共服务提供缓慢,与社区的参与因素不足有较大相关性:一是外来居民心理及生活环境的不稳定,缺乏社区认同感积累的情感基础;二是社区管理服务落后,外来居民无法享受同等的城市资源与服务;三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利益诉求的无力致使居民公共参与缺乏动力。
  可见,要破除外来居民社区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落后的问题,不仅要着眼于提升外来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为社区参与打下基础;还需拓宽参与路径、丰富参与主体,通过综合服务体功能室和社区组织等行动载体,实现外来居民自我服务、互动共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