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感社会化机制的研究——以武汉T医院护士的情绪劳动为研究对象
【6h】

情感社会化机制的研究——以武汉T医院护士的情绪劳动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情感与情感社会化

2.国外文献综述

3.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地调查法

二、个体情感行为的一般过程

(一)情境定义阶段

1.情境符号化

2.情境符号选择性识别

3.情境符号自我释义

(二)情感黑箱反应阶段

1.情感黑箱定义

2.固有情感反应程序

3.新增变量带入情感反应程序

(三)情感的选择性外部表达

1.心理体验主导情感外部表达的决策过程

2.情感的外部表达

三、情感行为的反馈与归因

(一)情感行为结果的反馈方式

1.自我感知式的情感行为结果反馈

2.镜式的情感行为结果反馈

3.强制性反馈

4.评价结果

(二)情感行为结果的归因

1.社会规则指向的外部归因

2.阶段区别性的内部归因

四、情感行为反馈和归因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情感规则的认同与固有程序的调整

1.自豪模式与内疚模式

2.积极的反馈强化社会规则认同

(二)社会情感规则的形式认同与固有程序的折中

1.恐惧模式

2.情感行为的形式表达

3.自我安慰式的调适

(三)社会情感规则的否定与固有程序的坚持

1.委屈模式

2.真实表达与社会规则表达之间的差距

3.情感行为的反抗

五、结论与思考

(一)基本结论

1.建立在情感行为实践基础上的情感社会化

2.追求内心舒适度平衡的情感社会化

3.社会情感规则主导的情感社会化

(二)几点不足之处

1.情绪劳动与情感社会化的相似性

2.对情感反应过程的判断依据是否充分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情感社会化区别于道德、法律、性别等社会化过程,相对来说更为隐蔽,缺乏正式的社会化体系,也更容易被社会所忽视。现有的情感社会化以情感实践为基础,以反馈、归因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社会成员通过具体的情感行动实践,再评估行动结果与社会期望结果的差异,最后是通过归因强化固有的社会情感或者是接受新的社会情感规则。
  情绪劳动是指组织员工通过情绪管理,以便顾客面前展示出可察觉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姿势,以提高顾客的情感体验劳动过程。在情绪劳动中,员工需要习得一种新的情感规则并将之作为工作中的个体情感规则。虽然与普通的情感社会化相比,其所要内化的情感规则更为明确,且拥有更为强制的反馈程序,但其实质也是一种情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若将情绪劳动视为情感社会化的一种,不但可以从新的角度分析情绪劳动,而且还可以借此处理情感社会化问题。
  情感社会化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个体在情感行动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情感行动的反馈以及归因,从而习得社会情感规则。个体追求内心的舒适度,是决定是否内化社会情感规则的主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的固有情感规则来说,社会情感规则是强势且主导地位的,因而个体总呈现出对社会情感规则的内化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