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洞庭湖野生经济蚌类遗传聚类分析及RAPD特异标记的筛选
【6h】

南洞庭湖野生经济蚌类遗传聚类分析及RAPD特异标记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实验创新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图:实验样本图片

附表:实验样本的形态学测量及分析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湖泊、河流等内陆水域污染程度加剧、蚌类栖息地的人为干预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淡水蚌类的种质资源造成破坏,一些经济蚌类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尤其是育珠蚌种质资源退化严重,严重制约了淡水育珠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野生经济蚌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对洞庭湖区野生经济蚌类资源进行评估,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南洞庭湖9属15种共61个野生经济蚌类的遗传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种属间特异RAPD标记引物和特异标记条带,并对蚌的不同组织基因组DNA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蚌的性腺、斧足、外套膜、闭壳肌、鳃、肝脏六个主要组织器官的基因组DNA,发现性腺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过程中研磨容易,水浴消化时间短,DNA电泳带型最清晰;斧足的提取效果次之,只是在提取过程中,斧足研磨难度比较大,水浴消化时间较长;提取效果最不理想的是外套膜,DNA带型不明亮,且有拖尾现象。总的来讲,采用改良CTAB法能够提取淡水蚌类不同组织的基因组DNA,且所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实验ALFP和RAPD的实验要求。 2.经重复筛选,从6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且重复性好的RAPD指纹条带的有效引物,占被测引物的18.2﹪;整个RAPD-PCR共扩增出l775条清晰、稳定且重复性好的DNA指纹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3.5条带,扩增出带的片段分布在约50-1.5kb处,这些条带构成了南洞庭湖9属15种淡水双壳贝类的分子指纹图谱,充分揭示了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差异。 3.通过对扩增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到了种属间的RAPD特异标记引物¨条,RAPD特异标记带15条,分布在蚶形无齿蚌、鱼尾楔蚌、射线裂嵴蚌、尖锄蚌、扭蚌、巨首楔蚌、背瘤丽蚌、环带丽蚌、短褶矛蚌共9个种间,这些特异带可以作为鉴定这些蚌类的分子分类依据。 4.用UPGMA方法,建立了南洞庭湖9属15种野生经济蚌类之间的聚类系统树。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属间的遗传关系中,裂嵴蚌属和尖脊蚌属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4857,丽蚌属与其他属间的遗传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0.7292;为同属种间关系中,楔蚌属的圆头楔蚌和巨首楔蚌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3333;丽蚌属的三巨瘤丽蚌和环带丽蚌与背瘤丽蚌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0.6782;种内的遗传关系中遗传变异最少的为环带丽蚌,其样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5;种内遗传变异最大的为鱼尾楔蚌,其样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8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