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施肥结构对红壤丘陵茶园生态和茶树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6h】

不同施肥结构对红壤丘陵茶园生态和茶树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研究现状

1.1覆盖与间作对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1.2茶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研究现状

1.3施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4施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1试验点自然概况

2试验设计

2.1试验处理

2.2试验实施方案

3观测项目与方法

3.1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3.2土壤水分测定

3.3蚯蚓调查

3.4茶树地上部分生物量调查

3.5茶树根系生物量调查

3.6茶叶品质分析

3.7茶叶产量调查

4统计分析

第三章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2.2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容重的影响

2.3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4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蚯蚓种群的影响

2.5不同施肥结构茶园土壤生态效应的聚类分析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不同施肥结构对茶树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结构对茶树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2.2不同施肥结构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2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2.3红壤丘陵茶园不同施肥结构优化模式

3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小结

1施有机肥的土壤生态效应

2施有机肥的茶树生物学效应

3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

4不同施肥结构优化模式

本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本论文研究所属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国茶叶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在我国茶叶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园土壤贫瘠,病虫草害猖獗,高温和季节性干旱经常发生,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加上施肥结构不合理,茶叶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经济效益日趋减少,严重制约了该地区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探讨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对指导该区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研究设在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湖南省长沙县百里茶廊的产业带上湘丰茶厂东西山科研茶园,试验为大田对比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00%有机肥、75%有机肥+25%无机肥、50%有机肥+50%无机肥、25%有机肥+75%无机肥、纯施化肥、间作白三叶草+不施肥和完全不施肥处理,按试验设计方案实施5年后,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生态效应、茶树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及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7种施肥结构处理中,6种施肥结构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其中4种施有机肥的效果好于纯施化肥和间种白三叶草+不施肥处理,并随有机质比例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4种施有机肥结构降低了茶园土壤容重,改善了茶园表层土壤结构,有机肥施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同时土壤含水量高于纯施化肥和间作三叶草+不施肥及不施肥3个处理,对茶园季节性干旱具有良好的防御效果,尤其是在7~10月效果更为明显;施用有机肥全面改良了土壤质地,显著提高了蚯蚓的种群数量和生物量。 施用有机肥促进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协同生长,明显提高了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研究发现施用有机肥对茶树吸收根的生长具有向下的诱导作用,100%有机肥和75%有机肥+25%无机肥两种施肥处理,在40~80cm土层吸收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8%和59%;白三叶草+不施肥结构的根集中分布在20~40cm土层(在该层白三叶草根系发达,固氮作用强);有机肥营养丰富,释放过程缓慢,配施有机肥大幅度的增加了茶叶产量,明显的改善了茶叶品质,其中100%有机肥处理的茶叶各种生化成分的比例协调,酚氨比低,鲜叶的水分含量高达77.41%,持嫩性好,其感官审评的色香味俱佳。 从茶园土壤生态效应、茶树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及茶叶品质和产量三个方面对7种施肥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得出,4种施有机施肥结构均优于纯施化肥和两种不施肥处理,其中以100%有机肥和75%有机肥+25%无机肥处理最优,可以在亚热带丘陵茶园进行大面积推广和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