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约翰·班维尔小说《海》的绘画叙事研究
【6h】

约翰·班维尔小说《海》的绘画叙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重难点与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关键术语阐释

第一章 空间构图与心理隐喻

第一节 构图样式的使用:多种心理呈现

一、压抑心理:博纳尔风格的空间构图样式

二、焦虑心理:倒三角形构图

三、误会与悬念:透视与留白

第三节 空间并置:身份凸显与主题暗示

一、家庭空间的并置与对比

二、社会空间的并置与对比

三、今昔空间的交错与并置

第三节 空间意象:心理空间的象征

一、自然空间——内心标识物

二、梦境空间——心灵的伊甸园

三、神圣空间——儿时记忆的摇篮

第二章 色彩点染与光影变幻

第一节 丰富的色彩应用

一、同色反复渲染

二、明暗色调对比

三、冷暖色调对比

第二节 自然光线的瞬间捕捉

一、秋阳——悲戚落寞之情

二、顶光——神圣崇高之感

三、阴影——消极苦闷之心

第三节 生活光线的余韵悠长

一、明暗光线交织——晦暗心境

二、幽暗灯光——衰亡之感

三、反射光线——镜中幻影

第三章 人物与主题的形构

第一节 艺术形象的建构与自我找寻

一、艺术型人格与平庸资质

二、自我形象与画家形象的同构

三、幻想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差异

第二节 绘画穿插与主题底色

一、博纳尔:爱意与孤独

二、华托:忧虑与感伤

三、梵·高:神圣与死亡

第三节 其他方面的写画描写

一、爱恋对象:雕塑女性之美

二、男性人物:即时的心理写画描写

三、经典画作:诗意的呈现

第四章 绘画叙事的功能、原因及意义

第一节 绘画叙事的功能

一、增强艺术点染

二、深入人物心理

三、暗示主题意义

第二节 绘画叙事的原因

一、班维尔对绘画的热爱

二、爱尔兰自然风光的浸染

三、“读图时代”对班维尔的影响

第三节 绘画叙事的意义

一、见证生活之愿望——“描述这个世界”

二、浪漫主义之追寻——付诸艺术想象

三、突破语言局限之努力——诗画融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1945-)是爱尔兰当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兼戏剧家,也是继乔伊斯和贝克特之后爱尔兰最重要的实验性小说家,被誉为是“20世纪和21世纪爱尔兰最好的作家之一”,自登上文坛以来,著述颇丰。其小说以高超别致的创作技法、清新优美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主题及深邃的内涵著称于世。《海》作为其代表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代表了班维尔在写作上的高峰。班维尔热爱绘画,在其小说中经常能看到绘画艺术的影子。可以说,绘画构成了班维尔小说的重要内容甚至主题。《海》在继承班维尔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贯彻了文学与绘画相互融通的原则,全方位地将绘画元素引入小说之中,不仅有效地为整个小说叙事服务,鲜明地体现出了小说的绘画叙事特点,还间接地体现了班维尔独特的诗学思想,为更好地审视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本文以《海》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出发,应用比较文学批评、空间批评、心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对小说的绘画叙事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刻地把握小说的绘画艺术特点、窥探班维尔努力融通文学与绘画的诗学理想。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应用空间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空间构图的心理隐喻功能。首先,班维尔充分借鉴博纳尔的空间构图样式、倒三角形构图、透视及留白等多种构图样式来反映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其次,应用家庭空间、社会空间以及今昔空间的并置与对比暗示人物身份差异、凸显作品记忆与忧伤的主题;最后,通过对自然空间、梦境空间以及神圣空间这三种空间意象的详细描绘深刻地揭示出海的丰富的象征内涵以及作品失落与自我找寻的主题。
  第二章主要从色彩、光影本身所具有的象征内涵出发,分析小说中色彩、光影对于呈现人物心理、暗示作品主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班维尔通过同色反复渲染、明暗色调对比和冷暖色调对比三个方面分析色彩的心理隐喻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自然光线及生活光线反映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品时光流逝的主题。
  第三章主要结合雕塑艺术、具体画家画作及写画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物与主题的形构。首先,班维尔从艺术型人格与平庸资质、幻想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差异及自我形象与画家形象的同构及三个角度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的建构与自我找寻之间的偏差,揭示小说身份困惑和自我追寻的主题;其次,小说中对博纳尔、华托和梵·高的插入,间接传达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体现出小说的绘画底色;最后,分析小说中女性角色的雕塑之美、男性角色的写画心理以及博纳尔画作对小说的艺术点染作用。
  第四章分析小说绘画叙事的功能、原因及意义。首先,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强艺术点染、深入人物心理和暗示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其次,原因包括班维尔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爱尔兰自然风光的浸染和“读图时代”对班维尔的影响三个方面;最后,意义则体现在使用绘画元素实现了班维尔见证生活的愿望、浪漫主义之追寻以及突破语言局限之努力三个方面。
  结语部分指出,虽然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在中外文论中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在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却实现了跨越与融合,成为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们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班维尔在继承前人诗画文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不仅在文本形式层面赋予其小说浓郁的绘画美感,更将绘画艺术融入到文字叙事的时间轴上,构成了小说的内在肌理。总之,班维尔充分挖掘绘画艺术的文学叙事功能,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与绘画的融通。

著录项

  • 作者

    毛霞飞;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杜娟;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62.074;
  • 关键词

    爱尔兰小说; 《海》; 约翰·班维尔; 绘画叙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