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十五届“汉语桥”参赛选手口语偏误研究——以主题演讲环节为例
【6h】

第十五届“汉语桥”参赛选手口语偏误研究——以主题演讲环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 “汉语桥”比赛概述

1.4.1 第十五届“汉语桥”比赛环节简介

1.4.2 选手主题演讲内容分析

1.4.3 选手主题演讲得分情况分析

2.选手主题演讲环节口语偏误分析

2.1 口语偏误分析

2.2.1 偏误的定义

2.2.2 口语偏误分析的意义

2.2 口语偏误类别分析

2.2.1 语法偏误

2.2.2 词汇偏误

2.2.3 篇章偏误

2.2.4 文化偏误

3.选手主题演讲口语偏误原因分析

3.1 主观原因

3.1.1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3.2 客观原因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2.3 缺乏汉语语言环境

4.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4.1 对口语教学方式的建议

4.2 对口语教材话题选编的建议

4.2.1 两部口语教材的口语话题选编分析

4.2.2 口语教材中话题选编的不足与建议

4.3 对汉语教师的建议

5.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汉语国际推广策略,从2002年起推出“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迄今为止“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很好地反映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成果。因此,通过研究“汉语桥”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的答题情况,不仅能够发现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偏误,还能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策略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并对“汉语桥”比赛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比赛的主题演讲环节,最后对参赛选手在演讲环节的表现和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参赛选手主题演讲环节的口语偏误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第十五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视频中初赛阶段的主题演讲环节为研究对象,记录来自五大洲108个国家的146名选手的主题演讲内容,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其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偏误,并将其分为语法偏误、词汇偏误、篇章偏误和文化偏误。
  本文第三部分将上述偏误的成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部分,其中客观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缺乏汉语语言环境,主观原因在于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性格因素和情绪的影响。
  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第四部分将两本典型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口语话题选编进行了统计与对比,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对汉语口语教学方式以及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建议,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