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卫星标记与猪部分肉质性状相关分析
【6h】

微卫星标记与猪部分肉质性状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1微卫星标记在猪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1.1微卫星的发现

1.2微卫星标记的生物学功能

1.3微卫星的特点

1.4微卫星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2猪肉质性状选育的研究进展

2.1肉质性状相关主效基因的研究进展

2.2影响肉质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3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实验群体

1.2耳样采集

1.3性状选择及测定方法

1.4主要仪器与设备

1.5主要试剂与药品

1.6部分实验试剂配制

2实验方法

2.1基因组DNA的提取

2.2基因组DNA的浓度测定及检测

2.3微卫星标记及引物合成

2.4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6实验数据分析

结果与分析

1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

2.1 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

2.2 PCR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

3性状表型值的统计

4微卫星标记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

5微卫星基因座各基因型间性状差异的方差分析

6不同微卫星基因型间性状差异的多重比较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1微卫星座位的选择

1.2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析

1.3微卫星座位与肉质性状影响的方差分析

1.4微卫星座位各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2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选用位于1、4、6染色体上的15个微卫星标记与猪57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型,分析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6个肉质性状:失水力、熟肉率、滴水损失、水分、粗蛋白、肌内脂肪等之间的相关。 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5个微卫星标记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33个,杂合度在0.504~0.839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33;多态信息含量在0.375~0.808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5,除SW970呈现中度多态性外,其余都呈现高度多态性。表明这些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好,是较为理想的遗传连锁分析工具。 通过微卫星标记与性状的表型值分析表明:ESTMS1、SW1841、SW286、SW752、SW1311、SW1462、SW871等7个微卫星标记分别与6个不同肉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微卫星ESTMS1与失水力呈极显著关系(P<0.01),SW1841与失水力呈显著性(P<0.05);ESTMS1与熟肉率呈显著性(P<0.05);SW286与水分呈显著性(P<0.05);ESTMS1与粗蛋白呈极显著关系(P<0.01),SW752与粗蛋白呈显著性(P<0.05);SW1311、SW1462与肌内脂肪呈极显著关系(P<0.01),SW871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性(P<0.05)。 通过对与性状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各基因型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微卫星标记ESTMS1中,基因型AE、AC对失水力、粗蛋白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286中,基因型BD、EF对滴水损失,基因型AC、EF对水分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752中,基因型AD、BE对粗蛋白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871 中,基因型AA、BD对肌内脂肪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1311中,基因型BE、DF对肌内脂肪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1462中,基因型BE、DF对失水力影响显著,基因型 AC、DF对粗蛋白影响显著,基因型DF对肌内脂肪影响显著;微卫星标记SW1841中,基因型EF对失水力影响显著,基因型AC对肌内脂肪影响显著。 本文为实现猪肉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通过常规选育与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将有力地推进猪肉质性状的选育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