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调查研究
【6h】

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任务

2 研究综述

2.1 有关我国全民健身的研究概述

2.2 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概述

2.2.1 国内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

2.2.2 国外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

3 研究与设计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调查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宣传和管理

4.1.1 政府的宣传状况

4.1.2 学校管理负责人的情况

4.2 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实状况

4.2.1 入校锻炼者的情况调查

4.2.2 预约制度的实施情况

4.2.3 学校对外开放的安全隐患

4.3 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分析

4.3.1 从学校管理负责人角度出发

4.3.2 从入校锻炼者角度出发

4.4 “共享”模式在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可行性分析

4.4.2 社会对“共享”模式的认可度

4.4.3 共享模式在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可行性分析

4.5 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发展改进策略

4.5.1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相关事宜

4.5.2 经费补助的实行要依据情况,因地制宜

4.5.3 利用政府影响力,大力宣传和教育

4.5.4 组织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负责人定期培训和考核

4.5.5 提高入校锻炼者的责任意识

4.5.6 实施预约制度,提升锻炼的良好体验

4.5.7 建立征信制度,创立入校锻炼者黑名单

4.5.8 必要的健身知识的指导

4.5.9 利用深圳的优势,利用高新技术服务于生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职能的实施情况有待提升

5.1.2 学校管理负责人的角色定位需要提高

5.1.3 入校锻炼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不够

5.1.4 管理科学化需要提高

5.2 建议

5.2.1 细化政府专项职能

5.2.2 提高学校管理负责人角色定位

5.2.3 培养文明入校锻炼者

5.2.4 促进管理科学化,实现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深圳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型城市,也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很多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内陆地区,而近年来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经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查阅,关于深圳市以及市内区域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有很大关系。大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供需矛盾越来越大,现有公共体育场地难以满足大众健身活动的需求,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就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共享经济”中“共享”这一概念也一再冲击着大众的认知,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也是一个社会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代表。
  本调查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宝安区内中小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政府的实施情况有待提升。政府的政策规定不够完善和细化,对外的宣传也有所欠缺;部分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属于良性经营,政府的补贴不合实际;入校锻炼者没有有效的预约方式,容易造成人员的阶段式堆积;对于入校锻炼者,全区没有统一的管理和验证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及一些不文明现象的产生;
  2.学校管理负责人的角色定位需要提高。学校管理负责人的职责不够明确,管理不够统一规范,后续的专业培训较少;
  3.入校锻炼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不够。入校锻炼者的入校锻炼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器材的不当使用,造成器材的使用寿命缩短;锻炼者的不当训练,造成运动损伤。
  4.管理科学化需要提高。
  提出建议如下:
  1.细化政府专项职能。政府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政策,做好政策精神的传达,积极监督下属学校的开展状况;政府运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大力宣传,宣传的内容包括政策的宣传,也包括对于入校锻炼者文明习惯的宣传;对学校的补助实行“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补助;统一全区管理办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约系统和征信系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入校锻炼者的行为进行监督;
  2.提高学校管理负责人角色定位。对学校的管理负责人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管理技能和角色归属感;
  3.培养文明入校锻炼者。利用培训和讲座等形式,提高入校锻炼者的责任意识,政府部门组织健身指导员定期入校指导或者定期组织科学健身知识的相关培训;
  4.促进管理科学化,实现规范化管理。统一全区管理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