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调解的词、句、辞格分析——以《金牌调解》为例
【6h】

电视调解的词、句、辞格分析——以《金牌调解》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2 文献综述

1.2.1 调解语言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电视调解类语言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与加工

1.5.1 语料来源

1.5.2 语料加工

1.6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当事人的词、句、辞格分析

2.1 当事人的用词特征

2.1.1 词类特征

2.1.2 语汇特征

2.1.3 词义特征

2.1.4 色彩特征

2.2 当事人的用句特征

2.2.1 句型、句式特征

2.2.2 复句特征

2.2.3 句类特征

2.2.4 句群特征

2.2.5 引语特征

2.3 当事人的辞格特征

2.3.1 排比

2.3.2 夸张

2.3.3 其他

2.4 小结

第三章 调解人的用词特征

3.1 词类特征

3.1.1 代词

3.1.2 副词

3.2 词汇特征

3.2.1 行业语

3.2.2 熟语

3.3 词义特征

3.4 色彩特征

第四章 调解人的用句特征

4.1 句型、句式特征

4.1.1 spvo、sdpv句型

4.1.2 连动句式

4.1.3 非主谓句

4.2 复句特征

4.2.1 因果复句

4.2.2 解注复句

4.3 句类特征

4.3.1 疑问句

4.3.2 陈述句

4.4 句群特征

4.5 引语特征

第五章 调解人的辞格特征

5.1 设问

5.2 排比

5.3 引用和夸张

5.3.1 引用

5.3.2 夸张

5.4 其他辞格

5.4.1 映衬

5.4.2 比喻

5.4.3 呼告

5.4.4 比拟

5.4.5 别解

5.4.6 借代

5.4.7 婉转

5.4.8 反语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调解人的语言特征分析

6.1.1 调解人与当事人语言共性特征分析

6.1.2 调解人的语言个性特征分析

6.1.3 小结

6.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电视调解中,调解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当事人的语言为参照。通过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调解人语言的用词特征、用句特征以及辞格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词语、句子以及辞格等角度总结调解人的语言特征,为相关电视节目、调解活动以及口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论文有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说明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加工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从词汇、句子以及辞格三个方面对当事人语言作出了统计及简要的分析。当事人语言中多用代词、副词和动词,多用熟语、模糊语,口语色彩较强烈。单句和复句并重。复句中,多用顺承复句。单句中,多用sdpa和pro句型,非主谓句较多出现。从句类上看一般使用陈述句。多用顺承句群和引语。辞格上,当事人多用排比和夸张。
  第三章对调解人的用词进行了统计,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调解人多用代词,副词和动词。从语汇角度看,多用行业语,也会用到熟语。从语义上看,多用模糊语。从词语的色彩特征看,更倾向于使用具有书面色彩的词语。
  第四章对调解人的用句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句型、句式角度看,调解人多用spvo、sdpv句型、连动句式以及非主谓句。从复句的角度看,调解人多用因果复句和解注复句。从句类上看,多用陈述句,有时会用到疑问句。多用解说句群少用引语。
  第五章对调解人语言的辞格特征进行了分析。据统计,调解人多用设问、排比、夸张和引用等辞格。
  第六章“结语”,对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当事人和调解人在用词、用句和辞格三个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到调解人语言运用的技巧。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做了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