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不同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分离影响
【6h】

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不同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分离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1.1 左右维度心理时间线

1.1.2 前后和上下维度的心理时间线

1.2 心理时间线的起源

1.2.1 左右维度心理时间线的起源

1.2.2 前后和上下维度心理时间线的起源

1.3 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机制

1.3.1 传统离身认知观下的心理时间线激活

1.3.2 具身认知观下的心理时间线激活

1.3.3 概念的多元表征观点

2.1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2 研究意义和创新

3 实验一: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左右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3 实验程序

3.2.4 设计和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4 实验二: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前后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3 实验程序

4.2.4 设计和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三: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上下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影响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3 实验程序

5.2.4 设计和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不同维度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机制

6.2 概念起源和激活机制的关系

6.3 具身认知中的具身模拟和隐喻映射

6.4 上下维度心理时间线的方向和机制

6.5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相关问题对研究的影响

6.6 研究不足和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时间可以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上进行表征,形成了三个具有特定方向的心理时间线(mental time line)。而且不同维度的心理时间线可能有着不同的起源:左右维度的心理时间线主要起源于与书写阅读习惯相关的感觉运动经验,前后和上下维度则主要起源于语言中的空间隐喻。但是关于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机制探讨的很少。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一个基本的理论争议: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是否与起源有关?或者说不同起源的时间线激活机制是否存在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了虚拟感觉运动经验对三个维度心理时间线的分离影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左右、前后、上下三个维度上构建了不同方向(与心理时间线的方向一致或不一致)的虚拟运动场景,分别是沿着马路向左/右运动、向前/后运动和垂直地面坐电梯向上/下运动。使被试产生不同维度和方向的感觉运动体验,与此同时完成相应的STARC效应范式。结果发现,左右维度上,相反方向的运动体验会削弱甚至逆转被试的STARC效应,即左右维度心理时间线的激活会受到相应的感觉运动经验的影响(实验一);而前后维度不同方向的运动体验下被试的STARC效应没有差异,心理时间线的激活并没有受到感觉运动经验的影响(实验二);意外的是,上下维度虚拟感觉运动经验下甚至使STARC效应消失(相对于控制条件),心理时间线在垂直方向上被虚拟感觉运动经验破坏了(实验三)。
  以上结果表明,起源不同的心理时间线在激活机制上确实存在差异,左右维度心理时间线的激活很可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感觉运动机制;而前后维度时间线激活则可能是较高水平的概念语义加工机制;上下维度比较特殊,可能受到垂直维度运动产生的紧张恐怖情绪的破坏,使心理时间线未能产生激活。以上不同维度分离的实验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机制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抽象概念激活机制和起源的争论,并对具身认知的不同内在机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