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生暮歌: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建构
【6h】

人生暮歌: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老年题材纪录片研究综述

二、老年形象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创作概述

第一节 90年代前老年影像缺位

一、老年影像隐匿于宏大叙事中

二、老年影像重“个体”轻“群体”

三、老年影像作为背景资料存在

一、老年题材纪录片获奖引关注

二、体制内老年题材纪录片彰显社会价值

三、体制外老年题材纪录片开创新风格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老年题材纪录片蓬勃发展

一、多源化的创作主体

二、多元化的主题表征

三、多渠道的传播平台

第二章 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变迁

第一节 90年代前我国老年影像中的老年形象

一、文化名人形象

二、模范榜样形象

第二节 90年代后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

一、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二、传统文化与手艺的传承者

三、人文关怀的典型对象

第三节 数字时代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

一、底层生存纪实的代表

二、原生态生活记录的代表

三、老年群像中的共性代表

第三章 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建构策略

第一节 揭示与呈现

一、揭示型的建构方式

二、呈现型的建构方式

第二节 群体与个体

一、侧重纪录老年个体

二、侧重纪录老年群体

第三节 典型与非典型

一、老年形象建构的典型化策略

二、老年形象建构的非典型策略

第四章 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建构老年形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老年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形象呈现比例不均,影响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二、老年形象地域分布失衡,农村老年形象亟待关注

三、消极形象过多,易产生负面社会氛围

第二节 老年形象建构不足之应对策略

一、走近老人,准确反映老年人真实诉求

二、捕捉细节,细致刻画老年人真实形象

三、勇于承担,积极塑造老年人正面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地位却与其重要性常常不匹配,老年人常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老年形象的偏颇与老年群体话语权的缺失,大众往往因此陷入“老年人就在身边但却并不了解他们”的窘境。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形式,其真实客观的特性能为大众提供一种关注老年人的新视角,通过纪录片影像去“看见”并关注老年人。而面对整个纪录片市场发展的不平衡,老年题材的纪录片十分缺乏且可视性差的尴尬现状,研究分析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以及纪录片所建构的老年形象成为一种必要。
  文章首先在绪论部分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接着总结归纳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从历史脉络中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概况,从90年代前纪录片中的老年影像的缺位,到90年代后老年题材纪录片的初步发展,再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的蓬勃发展,并针对每个阶段老年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特征以及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章对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历史阶段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的变迁历程,90年代前老年形象以榜样模范、英雄伟人等形象呈现,90年代后以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传统文化或习俗的传承者形象居多,新世纪时期则以底层生存纪实、原生态生活纪录的代表等老年形象为主,积极探讨每个阶段所呈现的老年形象的特征和原因。第三章从叙事策略、形象外延以及形象内涵三方面分析出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在建构老年形象时所运用的揭示与呈现、个体与群体以及典型与非典型的建构策略。第四章分析我国老年题材纪录片中的老年形象建构所存在的问题,如老年形象呈现比例不均、地域分布失衡以及消极形象过多等,并就形象建构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对策略:从影像纪录之前的“走近老人,准确反映老年人的真实诉求”,到纪录过程中的“捕捉细节,细致刻画老年人真实形象”,最后是贯穿纪录始终的“勇于承担,积极塑造老年人正面形象”。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反思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