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康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
【6h】

保康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文献综述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地点的自然环境概况

4.研究方法

4.1野生牡丹群落调查和居群年龄结构

4.2遗传多样性检测

5.结果与分析

5.1保康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5.2保康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

5.3保康野生牡丹的遗传多样性

5.4保康野生牡丹的系统演化

6.讨论

6.1保康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及与其濒危的关系

6.2保康野生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及与其濒危的关系

6.3保康野生牡丹的保护对策

6.4保康野生牡丹的系统演化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通过居群调查和RAPD检测,对湖北省保康县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做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1)保康的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十分丰富.(2)利用居群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了野生牡丹居群的年龄结构和发展趋势.(3)RAPD检测表明,三种野生牡丹原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卵叶牡丹、紫斑牡丹帮凤丹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27.4﹪,38.3﹪和19.7﹪.卵叶牡丹帮紫斑牡丹居群间的变异均大于居群内的遗传变异.(4)根据个体发育重演系统发育理论和三种野生牡丹的形态性状、繁殖方式及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三种野生牡丹亲缘关系很近,具有共同的祖先,凤丹极可能由远古的卵叶牡丹演化而来,而紫斑牡丹又由远古的凤丹演化而来.(5)从保康野生牡丹的居群年龄结构来看,未受人为干扰或人为干扰较小的卵叶牡丹和紫斑牡丹臧群呈现良性的增长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