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麻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纤维发育规律与产量品质的形成
【6h】

红麻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纤维发育规律与产量品质的形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红麻纤维发育研究概况

1.1红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1.2红麻纤维的发育规律

2红麻产量与品质的形成

3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以及雄性不育资源的发现

3.1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

3.2红麻雄性不育资源的发现以及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红麻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纤维发育规律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目标性状的变化规律

2.2红麻纤维发育的显微观察

3结论与讨论

3.1目标性状的发育规律

3.2纤维细胞的发育规律

第三章红麻雄性不育杂交种产量与品质的形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株高、茎粗和皮厚

2.2脱叶全杆鲜重、干骨重及精麻重

2.3纤维强力和纤维支数

3结论与讨论

3.1花后产量的形成

3.2花后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附版图

第一部分纤维群体发育版图

第二部分纤维群体发育的处理间对比

第三部分纤维发育的高倍观察

版图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组配和利用早熟雄性不育的红麻杂交种,用4个材料:K03A、K03B、K03A/992和992,分别设摘花和授粉结实对比处理,自开花起,每周取样1次,共10次,通过23个产量、品质指标的测量,研究了红麻花而不实下纤维的发育规律;并选配三个早熟组合:K03A/F37、K03A/PA299和K03A/F302,分别作摘花与授粉结实对比处理,裂区试验,前后两批收获,观测8个产量、品质性状,研究了早熟雄性不育的红麻杂交种产量与品质的最终形成以及适宜的开花期和收获期,得出如下结论: 1、株高、茎粗、皮厚、脱叶全杆鲜重、鲜皮重、干皮重及干骨重等性状:表现为同一材料摘花处理与结实处理相比,取样初期,二者的变化规律相近;后期,前者增长速度加快,二者逐渐表现差异,至收获时,摘花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性状,处理与对照出现差异的时期不同:株高、脱叶全杆鲜重和干骨重约在花后22d左右,鲜皮重和干皮重约在花后29d左右,茎粗和皮厚约在花后36d左右。说明,利用红麻雄性不育的杂交种具有明显的增产趋势和潜力,主要通过株高、脱叶全杆鲜重和干骨重等的较快增长表现出来。 2、皮骨比:同一材料,摘花和结实两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花后皮骨比变化的标准差较大,说明选育出皮骨比较大的优质红麻材料是可能的。 3、韧皮纤维:开花后,单纤维长度和壁厚的平均值比较稳定,但宽度和腔径均略有减小;纤维层数、纤维群数、纤维束数和纤维带厚度表现为,同一材料摘花处理的增长速度比结实处理的快,且均在花后约29d左右开始表现出差异,与同一材料两处理的皮重和皮厚表现出差异的时间一致,密切相关;每束纤维细胞数的平均值在开花后比较稳定,不受摘花与否的影响。可见,开花后摘花导致韧皮部产量较快增长主要是通过纤维层数、群数、束数和厚度等群体数量的较快增长来实现的。 4、木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壁厚和壁腔比:摘花与否没有明显影响。同一材料,摘花比结实引起木质部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木纤维总数的较快增长。 5、株高、茎粗、皮厚、脱叶全杆鲜重、干骨重和精麻重的最终形成分析表明,前后两批收获时,摘花与结实两处理间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摘花处理表现显著增产效应,因此,利用红麻雄性不育材料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6、就纤维强力和支数的最终形成而言,9月18日收获时,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10月10日收获时,两处理纤维支数均在增长,却没有显著差异,处理间纤维强力有显著差异。因此,摘花处理具有改良红麻品质的作用,但是,要到花后一定时期才表现其显著效应;当品质满足工艺要求后,根据对产量的要求可以有较长的适宜收获期。 所以,采用早熟红麻雄性不育的杂交种延至花后收获而利用其双重优势可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是红麻杂交育种及利用的重要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