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技术研究
【6h】

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植物线虫病害概况及其综合治理

1.1植物线虫的危害

1.2植物线虫病害的综合治理

2淡紫拟青霉的研究进展

2.1淡紫拟青霉的生物学特性

2.2淡紫拟青霉防治线虫的机制

2.3淡紫拟青霉在土壤中的定殖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4淡紫拟青霉的使用

2.5淡紫拟青霉的发酵技术

3其它产孢真菌固体发酵

4固体发酵设备的研究

5研究目的和意义

6研究内容

6.1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配方初步筛选

6.2淡紫拟青霉菌种配方的优化和确定

6.3淡紫拟青霉生产配方的优化和确定

6.4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6.5淡紫拟青霉耐药性测定

第二章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配方初步筛选

1材料及方法

1.1供试菌株

1.2培养基制备

1.3菌种的制备及用量

1.4培养条件

1.5菌落扩展测定

1.6孢子含量测定

1.7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琼脂培养基对36-1菌株生长的影响

2.2米糠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2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3玉米秆和玉米粉不同配比对D2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淡紫拟青霉菌种配方的优化和确定

1材料和方法

1.1固体发酵菌种的制备及用量

1.2不同加水含量菌种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3培养条件

1.4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

1.5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3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淡紫拟青霉生产配方的优化和确定

1材料和方法

1.1菌种的制备及用量

1.2不同加水含量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3不同氮源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4不同蔗糖量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5正交试验培养基的制备

1.6验证正交试验最佳配方培养基的制备

1.7培养条件

1.8菌落扩展测定

1.9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

1.10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加水含量对36-1菌株生长的影响

2.2添加不同氮源的对36-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3添加不同蔗糖量对36-1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3正交试验结果

2.4正交试验最佳配方验证结果

3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1材料及方法

1.1供试菌株和固体发酵菌种

1.2不同接种量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1.3不同发酵周期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1.4不同接种量的设置

1.5发酵周期的设置

1.6固体发酵产物在室温条件下保存对孢子萌发影响

1.7培养条件

1.8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测定

1.9孢子萌发率测定

1.10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接种量对淡紫拟青霉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2发酵周期对发酵产物产孢及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3室温下发酵产物不同贮存时间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3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淡紫拟青霉对常用杀线剂和杀菌剂的耐药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3观察和记录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线虫剂对淡紫拟青霉36-1菌株生长的影响

2.2不同杀菌剂对淡紫拟青霉36-1菌株生长的影响

3结论和讨论

研究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根结线虫、胞囊线虫等线虫的寄生菌,具有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潜力。本文研究了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基质、固体发酵工艺和淡紫拟青霉应用。 固体发酵基质的初步筛选,首先根据淡紫拟青霉36—1菌株在小麦粉、玉米粉、稻谷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差异,确定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玉米粉;以发酵产物孢子含量为指标,兼顾发酵原料成本,筛选出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比较理想的基本配方:玉米秆:玉米粉为1:1,米糠:玉米粉为1:1(重量比)。 淡紫拟青霉36—1固体发酵菌种配方筛选是以发酵产物易分散、不易污染、孢子含量和产孢产量等为指标,确定固体发酵菌种的配方为:米糠/玉米粉/清水=0.3:0.3:0.4(重量比)。菌种配方接种后在25℃条件下发酵10d后,孢子含量为2.29×109(个/g湿重),产孢量为3.12×109(个/g投入干料)。 淡紫拟青霉36—1固体发酵化生产配方是以成本、孢子含量、产孢产量等为指标。单因子试验表明,水分含量和外加氮源对淡紫拟青霉36—1菌株的生长及发酵产物孢子含量和产量影响比较大生,水分含量为60%比较好,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外加氮源中以加硫酸铵含量为0.5%左右比较好,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孢子含量和产孢量;添加蔗糖则影响不大。以玉米秆、米糠、玉米粉、硫酸铵为因子进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发酵产物产孢量大小依次为:硫酸铵>玉米秆>米糠>玉米粉。经不同因子不同水平对产孢量的影响分析与验证,生产配方最终确定为:玉米秆/米糠/玉米粉=0.6/0.4/1.5(重量比),硫酸铵含量为0.1%,加水含量50.0%。生产配方接种后在25℃条件下发酵10d后,孢子含量为7.29×109(个/g湿重),产孢量为7.77×109(个/g投入干料)。 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工艺研究主要是接种量、发酵周期及固体发酵产物室温下贮存时间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当菌种孢子含量达109(个/g湿重)以上时,接种量为1.0%;在温度为25℃,自然湿度条件下,淡紫拟青霉发酵周期为10—12d;室温下贮存时间对孢子萌发影响很大,保存时间2—11个月,孢子萌发率仍保持在90%左右。 耐药性测定表明,淡紫拟青霉36-1对多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很敏感,因此不宜和这些杀菌剂混用,但对常用杀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不敏感,可以考虑和这些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治线虫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