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6h】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基金项目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切入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1.6.2 研究工作的难点

第二章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及法律问题概述

2.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2.1.1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2.1.2 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的比较

2.2 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概况

2.2.1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

2.2.2 全球转基因作物贸易情况

2.2.3 我国转基因作物发展情况

2.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3.1 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

2.3.2 生态安全问题

2.3.3 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章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的奠基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价值体现--协调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公平正义

3.2 利益平衡理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的核心

3.2.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利益平衡必要性

3.2.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利益平衡基本原理

第四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4.1 “加拿大转基因作物专利侵权案例”所引发的知识产权思考

4.1.1 加拿大转基因作物专利侵权案例概况

4.1.2 各国法律规范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4.1.3 我国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范

4.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4.2.1 不同保护方式对转基因作物的影响

4.2.2 权利人权利的专属性引发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4.2.3 知识产权全球保护的不平等性导致的国家利益失衡

4.3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

4.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理性框定

4.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合理运用

4.3.3 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利益的国际平衡协调

第五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生态保护

5.1 “墨西哥转基因玉米污染事件”所引发的生态保护思考

5.1.1 墨西哥转基因玉米污染事件概况

5.1.2 各国有关转基因作物生态保护的法律规范

5.1.3 我国有关转基因作物生态保护的法律规范

5.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5.2.1 生态保护理念不明晰

5.2.2 生态保护立法不完善

5.2.3 生态保护分工不明确

5.3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生态保护的制度安排

5.3.1 风险评价法律制度

5.3.3 环境侵权公共赔偿金制度

5.3.4 污染事件应急制度

第六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食品安全监管

6.1 “美国转基因稻米污染事件”所引发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思考

6.1.1 美国转基因稻米污染事件概况

6.1.2 各国有关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范

6.1.3 我国有关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范

6.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6.2.1 立法模式模糊,政策导向不明

6.2.2 法律执行不严,责任设置缺陷

6.2.3 公民参与缺乏,法律监督不力

6.3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食品监管的制度安排

6.3.1 市场准入制度

6.3.2 标识管理制度

6.3.3 食品召回制度

6.3.4 公众参与制度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展开▼

摘要

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标志着人类运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94年世界首例转基因番茄的产业化种植也拉开了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运用的序幕。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143亿公顷,共有23个国家进行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种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国内现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几年来都没有再批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种植。目前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作物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生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几方面。特别是关注转基因作物在生态环境方面是否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给人类后代带来未知的负面影响。法律作为社会的正式制度供给,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研究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问题,不仅可以发挥转基因技术的产业优势,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抑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保证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正确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平衡理论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不仅从理念原则角度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具体的法律规范制定提供了具体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持续性的发展,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置后代于未知风险之中。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度上,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才能在合理有序的控制范围内进行。利益平衡理论则是调整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各方利益的一个准绳,产业化的实施推动必然牵动各方主体的利益实现。而且,转基因作物是高新技术转化的成果,一方面法律既要保证权利人(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实现,另一方面也要突显对弱势群体(农民种植者)的特殊照顾。因此,利益平衡理论也是制定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撑。
   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律研究的重要一部分,各国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法保护与植物新品种保护两种方式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尤为突出,这主要涉及研发者、种植者、消费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除此之外,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在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中显得尤为突出,它关系到一国的产业政策、法律制定及对外贸易等多方面。
   生态保护问题是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中最现实也是最难预料的。正是由于转基因技术的某些不确定性,生态保护问题就显得更是重要。联系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具体实际情况,我国法律规范中应当明确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念,注重安全价值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地位,着重从风险评价制度、环境侵权公共赔偿金制度、污染事件应急制度等具体制度来完善我国的转基因生物生态安全立法。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后的用途角度来考虑的。转基因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必须按照其特性,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标准。我国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已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但在可操作性、执行力度以及法律责任方面仍有不足,同时一些必备的法律制度也显得有些缺失。因此,从具体的制度完善角度来思考,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制度、产品召回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也是迫在眉睫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