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调查研究
【6h】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研究的创新

2 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基本理论

2.1 教育消费的内涵

2.2 高等教育消费

2.2.1 高等教育消费的含义

2.2.2 高等教育消费的性质

2.2.3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

3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现状

3.1 调查方法

3.1.1 调查工具

3.1.2 调查方法

3.2 总体状况描述

3.2.1 样本的基本状况

3.2.2 湖北省农村家庭的收入、高等教育消费能力

3.2.3 湖北省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满意状况

3.2.4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选择倾向

4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家庭因素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1.1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1.2 家庭收入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2 高等教育现状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2.1 高等教育就业率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2.2 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3 高等教育类型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3.1 高校类型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4.3.2 高校专业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5 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高等教育消费意愿过于强烈

5.2 高等教育消费支付能力非常有限

5.3 高等教育消费目的的短期功利取向

5.4 高等教育非理性消费倾向严重

5.5 高等教育消费满意度低

5.6 高等教育消费选择非内地优质教育倾向明显

6 调节湖北省高中生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对策

6.1 调节家庭因素影响

6.1.1 提升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支付能力

6.1.2 引导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理性消费

6.2 改善高等教育现状

6.2.1 提高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6.2.2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6.3 调整高等教育类型

6.3.1 多种渠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6.3.2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6.3.3 探索多种合作办学模式

6.4 更新观念保障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者的权益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现实环境中,高等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中,家庭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扮演主要角色。当前,一方面是高校扩招后每年大量大学生走向社会,另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家庭在选择高等教育消费时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合理引导广大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选择,理性地消费高等教育,有必要深入剖析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一系列相关的影响因素,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本研究以位居中部的湖北省农村为样本,经过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详实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厘清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特点、需求类型和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为应对当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中的不合理状况提供参考对策。
   本研究在基本的家庭因素中侧重家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层,以及家庭的年收入状况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意愿的影响;高等教育现状选取调查中最为关心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就业率,同时涉及到关注农村高中生中普遍出现的“弃考”、复读现象。高等教育类型则侧重高校类型,专业选择,以及近年来港澳台、国外高等教育对内地高等教育市场的吸引造成的冲击和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家庭对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满意度偏低,主要表现为就业率和教育质量;农村家庭中对高考存在一定的“弃考”比例;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目的单一,追求功利性,在消费支付能力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表现出不理性的强烈;国外、港澳台优质高等教育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很大,湖北省农村家庭对这些高等教育具有较大的潜在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性。针对湖北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一些对策。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消费购买力;对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进行调整,规范整治教育乱收费行为,缓解农村家庭中“因教致贫”现象;加大宣传,让农村家庭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潜在风险,合理消费和投资;高校应从进一步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就业率;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