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以有限责任公司为视角
【6h】

论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以有限责任公司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盈余分配请求权概述

第一节 盈余及盈余分配分配请求权

一、盈余分配及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辨析

二、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权利层次

一、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

二、具体的盈余分配请求权

第三节 盈余分配请求权的行使障碍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

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规则

第二章 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司法救济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盈余分配纠纷的实证分析

一、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的主要情形

二、盈余分配纠纷司法裁判结果分析

第二节 现行盈余分配请求权救济制度之局限

一、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制度

二、股东会决议的无效、可撤销制度

三、司法判决解散公司

第三章 国外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

第一节 美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

一、股东压制行为和合理期待原则

二、股东压制行为的法定救济

三、强制盈余分配之诉

第二节 英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

一、Foss v. Harbottle原则及其例外

二、不公平损害制度

第三节 其他国家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

第四章 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司法救济制度之完善

第一节 将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纳入司法保护范畴

一、公司长期不召开股东会或不形成盈余分配决议

二、公司过度提取公积金,不分配或仅象征性分配盈余

三、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欺诈行为导致公司不分配盈余

第二节 适当确定诉讼当事人

一、原告资格的审查

二、被告的确定

第三节 举证责任及裁判结果的效力

一、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二、扩大裁判结果的效力

三、判决的执行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公司的盈余分配是股东获取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侵害股东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将直接导致其向公司投资的主要目的不能实现。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公司盈余分配纠纷尤为常见。一方面,大股东往往能够获得盈余分配以外的其他变相分配,从而主张公司不向股东分配盈余;另一方面,资本多数决规则使得中小股东在盈余分配决议时缺少话语权。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滥用其股东权利,或者其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欺诈中小股东,将直接侵害其盈余分配请求权。股东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为具体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即股东会已做出有效的盈余分配决议但公司拒不执行。其二,为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主要包括公司长期不召开股东会、股东会不形成盈余分配决议,以及股东会决议不分配盈余或仅分配极少部分盈余等情形。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遵循公司自治原则,对公司的盈余分配持不予干预的态度。实践中多数法院认为股东起诉公司分配盈余,须提交有效的股东会决议。换言之,只有具体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时,相关股东方可提起盈余分配诉讼,在股东会做出盈余分配决议之前,相关股东无权诉请法院强制判决公司分配盈余。事实上,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受侵害的情形较为普遍,但司法实践中原则上却不允许股东提起强制盈余分配之诉。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制度、股东会决议无效和撤销之诉以及司法解散公司之诉,均不能为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提供直接有效的救济。在此情形下,对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之完善,其关键在于将抽象的盈余分配请求权纳入司法保护范围,构建我国强制盈余分配诉讼制度,允许法院在特定情形下介入公司的盈余分配,有权判决公司向股东进行盈余分配。
  司法介入公司的盈余分配具有法经济学及公司法学等多方面理论基础,且国外亦不乏相关立法与判例。例如,美国的股东压制理论及其法定救济;英国的不公平损害制度;以及许多国家与公司盈余分配相关的判例等。这均对我国强制盈余分配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我国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应当既包括在制度层面构建强制盈余分配的诉讼制度,以完善股东的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措施;还应包括在实践层面解决诉讼中的具体问题,如确定诉讼当事人、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及扩大诉讼效力等。在强制盈余分配诉讼中,不同类型的盈余分配纠纷应当适用不同的司法规则及裁判标准,以更为合理地保护股东的盈余分配请求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