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曲突徙薪——山东省荷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
【6h】

曲突徙薪——山东省荷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1.2.1 欧美国家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1.2.2 日本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1.2.3 国内防灾体系发展概述

1.3 防灾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田野调研研究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2 教育体验防灾公园相关理论基础

2.1 灾害的相关概念

2.2 城市防灾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3 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3.1 应急避难场所

2.3.2 避难通道及救灾通道

2.4 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5 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

3 案例分析

3.1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3.1.1 日本三木综合防灾公园案例分析

3.2 国内相关公园案例研究

3.2.1 北京曙光防灾教育公园

3.2.2 北京海淀公园

3.3 小结与启示

3.3.1 我国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对于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

4 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实践--山东省菏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

4.1 项目研究背景

4.2 基址分析

4.2.1 区位分析

4.2.2 场地现状分析

4.3 项目定位

4.3.1 公园的服务半径

4.3.2 公园的游人容量

4.4 项目规划依据原则

4.4.1 设计依据

4.4.2 设计原则与思路

4.5 规划设计思路和策略

4.5.1 概念解析

4.5.2 规划设计策略

4.6 公园总体规划

4.6.1 公园的功能内容

4.6.2 公园的景观结构

4.7 公园专项规划

4.7.1 竖向规划

4.7.2 道路交通规划

4.7.3 植被规划

4.7.4 建筑规划

4.7.5 设施规划

4.8 重点景区意象

4.8.1 中心广场区

4.8.2 纪念林区

4.8.3 亲水游憩体验区

4.8.4 草坪区

4.8.5 运动广场区

4.8.6 防护体验林区

4.9 相关指标

4.10 菏泽市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小结

5 结语

5.1 主要成果

5.2 研究中的不足

5.3 项目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附图

致谢

图片

展开▼

摘要

随着近年来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加强防灾公园的相关建设。但城市公民的防灾意识与防灾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并未减弱。
   本项目研究提出建设一种新型的城市防灾公园,一种结合物质工程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城市防灾公园——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的建设,该类公园不仅能够作为防灾公园完善城市防灾绿地系统,促进城市防灾物质工程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能够作为城市防灾教育的主要场所,促进城市防灾社会体系的建设。
   本项目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防灾公园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并以日本三木综合防灾公园、北京市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和北京市海淀公园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我国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防灾公园建设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规划不合理;相关应急避难设施建设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标准、标示不明确;防灾公园相关工程设施技术相对落后,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以及缺少防灾避灾相关宣传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对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包括:根据公园防灾等级确定公园内的应急避难设施,结合公园总体规划、建立体验类项目专项设计,加强公园管理者的专业培训,加强社会组织合作、促进公园的社会宣传。最后以菏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的概念设计为载体,进一步探讨城市教育体验类防灾公园的建设。
   本项目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北京市防灾公园及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提出目前北京市防灾公园及绿地规划设计的经验及不足;(2)在平灾结合、物质工程防灾体系与社会防灾体系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体验防灾公园的概念;(3)以菏泽市外环堤教育体验防灾公园概念设计为例,探讨防灾公园相关规划建设的理论在该类型公园的实践规划中的设计,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教育体验主题在公园中的体现进行了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