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6h】

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2.2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理论基础

3 国外稳定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比较借鉴

3.1 国外稳定劳动关系主体责任考察

3.2 国外稳定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经验与对我国的启示

4 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考察

4.1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法律制度现状

4.2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运行现状

4.3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4.4 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

5 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完善

5.1 确立主体责任的基本原则

5.2 完善主体责任的法律制度

5.3 完善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具体对策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部分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2: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入到高速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带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研究以构建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查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对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理论、主体责任法律制度、主体责任运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了主体责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提出完善建议,指出构建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的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三层框架,并不断完善三层框架各主体的责任。
  首先,从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基础理论入手,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对农民工的概念、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主体责任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明晰。在理论基础方面,从法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剖析。法学理论从宏观调控理论、发展权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阐述,社会学理论从社会组织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论述,经济学理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博弈理论进行剖析,奠定了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法律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国外典型国家稳定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的考察,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稳定劳动关系主体责任进行研究。分析了美国健全劳动法律保障的多元劳动关系格局、法国集体谈判模式下的国家适当干预、德国劳资力量均衡下的劳资自治和日本注重劳动关系稳定的终身雇佣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健全的劳动法律制度保障、政府的适当干预、重视工会制度的建设和发挥雇主组织的作用。
  再次,通过考量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法律制度,从实证角度探寻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运行困境。指出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主体责任运行中存在政府主体责任不力、企业主体责任不足、工会主体责任虚设、雇主组织主体责任缺失、农民工主体责任乏力的状况;并从主体责任法律制度层面和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探讨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完善。从确立主体责任的基本原则和主体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和谐稳定农民工劳动关系主体责任的具体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