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研究
【6h】

湖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现状研究综述

1.3.2 国外现状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概念界定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2.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演进概况

2.2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理论依据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农业技术推广传播理论

2.2.3 冰山素质模型理论

3.湖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现状

3.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现状

3.1.1 数量与年龄结构

3.1.2 学历与职称结构

3.1.3 专业与知识结构

3.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现状

3.2.1 职前学历教育培养现状与问题

3.2.2 职后继续教育开发现状与问题

3.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制约因素分析

3.3.1 观念因素

3.3.2 历史因素

3.3.3 制度因素

3.3.4 经济因素

4.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经验及启示

4.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特点

4.1.1 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4.1.2 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

4.1.3 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

4.1.4 人才培养保障的特点

4.2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特点

4.2.1 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4.2.2 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

4.2.3 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

4.2.4 人才培养保障的特点

4.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3.1 建立完整灵活的农业教育体系

4.3.2 健全农业推广教育的法律体系

4.3.3 完善多元投入的经费供应体制

4.3.4 强化教育培训的实用及职业性

4.3.5 实施职业准入的资格证书制度

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对策

5.1 确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指导思想

5.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动力机制

5.3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运行机制

5.4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保障机制

5.5 推进培养开发复合型农技推广人才的新改革

6.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取得主要的成果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产业化升级的更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农业大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湖北省启动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乡镇主要事业单位全部参与以“两转一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都转变了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全面实行了“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站脱离财政供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干部身份变成了雇佣身份的“社会人”,由于保障措施没有跟上,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淡化,人员流失严重,人才难以引进,出现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后继乏人的局面。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湖北省孝感、黄冈和恩施三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从历史、观念、制度和经济四方面探讨影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总结提炼美国、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思路和策略。在理论探讨、现状调研、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开发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有望为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提供决策参考,对创新我国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